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能总指望民间义士
(2016-01-14 17:42:33)
标签:
时评时政文化新闻评论 |
近日,知名爆料人周筱赟说,贵阳市中院已受理了他起诉毕节市政府、贵州省政府的7个行政诉讼案件,并于1月12日正式立案。周筱赟说,2015年6月毕节4名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事件让他想起,2012年毕节发生5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内死亡事件,作为公民很想知道高达1.77亿元的留守儿童基金到底是怎么花的。
毕节市自从发生了5名留守儿童垃圾箱内死亡事件,和4名留守儿童喝农药自杀事件之后,就成了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现象的焦点,由此,毕节也从一个知名度并不高的地方,变成了一个谈起留守儿童就绕不过的心痛。虽然在心痛中,人们对毕节留守儿童现象的了解越来越清晰,但人们所不了解的是,在毕节还有着数额巨大的留守儿童基金。
如果毕节没出这些事的话,对于这个留守儿童专项基金也不会有人给予关注,但这并不是人们不想关注,而是根本就不知道还存在着这样的基金。但民间人士周筱赟却给予了特别的追问,并且在此次立案之前,周筱赟就申请过行政复议,只是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复,所以才不得不起诉至法院。因此,这里面其实存在着两层问题,第一层是,当是政府为什么没有将这个基金放在明处?第二层是,基金使用情况为什么总也说不清楚?
对于这个专项基金来说,应当公示于社会,让人们确切地知晓还存在着这样一笔钱,这有利于充分发挥这笔钱的社会效能。而当地政府却对这笔钱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其目的无非就是将这笔钱当成了唐曾肉,自己什么时候想吃一口,就吃一口,想挪做它用,就挪做它用,反正也没有人知道这笔钱的确切性。因而,之所以当地政府不愿把这个基金放在明处,就是因为这笔钱可能就是他们心中的小金库。
而另一方面,从财务角度来说,这个基金更应当有着清晰的账目,但从周筱赟申请行政复议得到的回复来看,根本就是一笔说不清的糊涂账,这本账只有大项,而没有细目,来龙去脉根本让人看不清路数。因而,之所以在回复周筱赟时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就是因为这笔钱一直都在专项基金以外的轨道上运行,处于一种缺失监管的自由状况。
周筱赟起诉两级政府,法院已经予以正式立案,其结果一定会水落石出。但留守儿童问题并不仅仅存于毕节一个地方,贫困地区大都存在这个问题。民间人士周筱赟要通过法律途径为留守儿童讨回会道,这样的义举,定会得到社会的点赞。但对于留守儿童基金来说,不管是出现了小金库问题,还是出现了监管缺失的问题,其实都是政府部门作为不力的问题。
而对于这样的问题,通过法律途径当然会起到一定作用,但这都是事后之举,如果不是毕节死了那么多留守儿童,又有哪个部门去追究这笔救命的基金?而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不能总以死亡为解决前提,因为全国各地还存在着太多的留守儿童,不能让他们步毕节的后尘,更不能指望任何地方都会有周筱赟这样的义士出现。
这次周筱赟起诉两级政府,表面上看是基金使用的问题,但其背后却是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还不够重视的普遍问题,对于这个社会问题,从长远来看,必须要从政府本身的作为加以解决。全国各地都存在着留守儿童,什么时候各级政府部门都从根本上重视他们了,留守儿童们的福音才算真正到来了。因此,根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能总指望周筱赟这样民间义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