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血液中心高福利,折射“血市”乱象
(2015-11-30 15:55:01)
标签:
教育时评时政文化新闻评论 |
深圳市卫计委近日公布了今年系统内15家单位的预算,今年预算增长了三成。值得注意的是,人均工资福利最多的为深圳市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为35.7万元,比其上级单位深圳卫计委还高了一倍多。
深圳市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为35.7万元,这不是个小数目,大得有点离谱。据中国经济网公布的数据,2015年一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其中上海最高,达14153元,北京13503元位居第二。而与之相比,深圳市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为35.7万元,堪称天文级数字。深圳市血液中心能做出这样的预算,给人的感觉就是与众不同,这也是另一种高大上的范儿。但这并不是谁都敢玩的,因为腰粗才能气壮,有钱才敢任性。然而作为一家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深圳市血液中心这笔钱会从哪来呢?
深圳市血液中心是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中心下设固定捐血站,但它既不能生产血,也不能把血当成生意做,公益的属性决定了它吃的只能是财政的饭。但这样的高额预算却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也可以有经营概念上的“产出”,否则这样的高额预算根本就无法兑现,而这样的预算基本上就是一种“胸有成竹”的告示性结果,不管是否公布这个预算,都不会影响它们已经在运行的某种“双轨制”套路。
据今年6月16日《南国早报》报道,龙某在南宁市科园大道中心血站“献血”时,突遭一男子暴打,身体多处受伤。据了解,龙某是血头,他发展打人者妻子为下线时,遭其他血头持械殴打。这些人都是“血霸”、“吸血鬼”,但他们集到的血最终都会通过正规渠道流向医院,而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心就是一个迈不过去的中转站。作为“血霸”和“吸血鬼”来说,无利不起早,在血液中心中转的过种中,也不知发生过什么。但可想而知的是,作为血液中心来说,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让这些血霸们“借道而行”。
每年到“世界献血者日”前后,媒体都会有关于血头血霸的报道。而每到这个时候,“血荒”的字眼更是频频见诸媒体,其中有一些是关于血液中心乱象的报道。这两者叠加在一起就是一种更大的乱象,而这两者之间,其实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隐蔽的利益链条,这需要相关部门透过一系列乱象彻底清查。这次深圳市血液中心这么大的人均工资福利预算,说明他们确实是财大气粗,但这个结果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最重要的是,要梳理一下他们这么大笔钱会从哪里来,查一查在血液流动中是否存在着预算“双轨制”的套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