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看海”:一场暴雨给城市卸了政绩的妆

(2015-08-06 08:46:37)
标签:

时评

时政

文化

新闻评论

“一场暴雨,就会引发市民们戏称的‘看海’现象,这还是在一些大城市。”728日,李克强总理在常务会议上说,“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我们的地下管廊建设严重滞后。加快这方面的建设,很有必要!”李克强指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既是拉动有效投资的着力点,又可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他说,新型城镇化建设“既重‘面子’,也要重‘里子’。”

一场暴雨给城市卸了妆,市民无奈“看海”一片苍茫。这样的图景并不少,就连一些现代化大都市都出现了“海景房”,其他一些城市就更不在话下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城区像摊大饼越来越大,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密,晴天的时候怎么看都漂亮,但一场大雨下来就露出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底片。城市建设应当在充分的论证前提下进行,这里面既包括看得见的,也包括看不见的,但一些城市的主导者在发展规划中,只找着看得见光鲜的干,面对于那些支掌着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却不屑一顾。因为对一些城市建设主导者来说,他们要的就是看得见的光鲜,而不是表里如一的扎实跟进。

这背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城市建设主导者们不懂得排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而是因为他们只信奉一个“道理”,那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自己的届任内要做出漂亮的业绩,这无论对上对下都是一种说得出口的硬通货,而在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工作报告中,就可以大讲特讲,并且让市民人找不出半点瑕疵,而上级部门对这样的报告当然也会大加赞许。而另一方面,漂亮的高楼大厦当然在很大概率上也会使自己的仕途更上一层楼,使自己在官场上的地位与这些高楼大厦一样光彩照人。

一些大城市一场暴雨就“看海”,归根结蒂还是对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对官员们尤其是对市级官员们的考核,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房地产开发这些方面,而评价的角度当然也会是城市新建或扩建的规模与速度。但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则很少纳入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这在客观上就助长了一些官员只重“面子”不重“里子”的不实之风,并在城市建设中打开了“速度与激情”的魔盒,他们被速度与规模劫持,同时也劫持着自己在仕途上的“速度与激情”。

然而,城市建设来不得半点虚假,一切过度的务虚都会在自然和时间的检验中露出真容,脸面上的事做得再好,也不如将脸面上的功夫留给脚下一些,多点实打实的东西,少点好看不好用的东西,让城市建设回到市民切实需要的轨道上来,让官员的政绩观也回到脚踏实地的态度中来。对于一些大城市一场暴雨就“看海”这个问题,其“海中的倒影”反映出的就是对官员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不建全的问题,因此,对于诸多官员在城市建设方面热衷的“速度与激情”,就应当给予冷却,通过完善政绩评价体系,让他们冷静下来,并在平时的考评中从思想上给这些官员卸下政绩的妆,而不要等到一场暴雨给城市卸了妆,市民无奈“看海”一片苍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