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群众路线一定要用“悬赏”当铺路石吗?

(2013-06-24 20:42:19)
标签:

观点

时评

文化

新闻点评

杂谈

走群众路线一定要用“悬赏”当铺路石吗?

武汉“摆摊城管”引起关注后,武汉城管委回应称,两当事城管为“卧底”,通过体验式执法深入了解路边摊贩实际情况,并公布了两人摆摊期间的“体验日记”。城管委新闻宣传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强力管理,被指责暴力,我们采取眼神、鲜花、体验执法,被质疑作秀,到底要我们怎么做。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我们奖励1万元。”

武汉城管这几天可谓名声大振,先是上演了一部“无间道”式的卧底大片,而后便在一片唏嘘声中,以洋洋洒洒的“体验日记”为蓝本,又推出了另一部以“换位思考”为主打概念的续集大片,并将此片定义为“体验式执法”的经典之作。这两部大片经过大多数网民的认可,用真相摆平了人们对之作秀的质疑,从而使风向来了个急转弯,唏嘘之声变成了赞许之辞,这让武汉城管的美誉指数大幅飙升,也像当年《无间道》上映时一样赚了个好票房好彩头。

武汉城管在短短几日内推出的两部大片,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让媒体产生了悬丝诊脉之感,只有脉动却无清晰脉相,如雾里看花,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像,但最终两部大片都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合理路数修成了正果,这不能不说是武汉城管的一次成功创新。于是武汉城管在前两部成功的基础上,借着这股强劲的东风又推出了第三部大片,主打概念为“悬赏”,海报宣传语就是“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我们奖励1万元”。很明显这是武汉城管想借此完成一个,以创新为主题,以走“群众路线”为线索的大片“三部曲”。

然而,走群众路线一定要用悬赏当铺路石吗?身为城市管理者,现实中每天都与群众亲密接触,群众有什么想法已经通过不同的言语方式明白无误地表达过了,城管部门只需要认真地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即可。因为点点滴滴中听的不中听的各种表达,里面已经包涵了丰富的民意,而这些民意就是生成好办法的出发点。在这样出发点的统领之下,城管部门经过专业性的梳理不愁找不出好办法,但为什么非要将好办法的生成,笼统地“悬赏”于群众呢?

群众不是以城管为专业,因此,提出的意见建议都是点滴式的,这些片言只语,不可能替代专业城管部门给出与关联法律相吻合的系统办法。因此,“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我们奖励1万元”这样的“悬赏”,实际上就是一场“乌鸦请客”,可望而不可及。而形成系统办法,恰恰是城管部门不可转让的专业职责。如果群众越俎代庖替城管部门做了并做成了这样的事,那么城管部门的专业职责岂不是可以转让了?如果群众真的做成了这样的事,又何以体现城管“专业”的价值,进而城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难道武汉城管只管上街巡视?

武汉城管推出的前两部大片,尽管不是全民赞赏,但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然而,这第三部大片,却有借热锅炒冷豆之嫌。这几天武汉城管这口锅很热,但似乎武汉城管的头脑比锅还热,所以才炒出了“悬赏”概念的“乌鸦请客”大片。毫无疑问,走群众路线是产生各种好办法的正确路子,但如果以此为说辞借机玩炒作,一定要用“悬赏”当做铺路石,那就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