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京:2014年高校在京理科录取分数及排名预估

标签:
新浪博客更多科学本部费较高 |
分类: 佳文共赏 |
佳文共赏:
赵京:2014年高校在京理科录取分数及排名预估(2014-03-12 15:12:11)
2014年高校在京理科录取分数及排名预估
(北京平行志愿报考改革系列文章之二)
计桥高考志愿研究院院长
相信大家通过上一篇文章——《北京高考志愿模式改革前后的总体变化》的阅读,对于北京市高考志愿模式的变化已经有所了解。平行志愿在带给我们机会的同时也提高了各院校的录取排名,但是排名将提高多少呢?下面我们将用具体的数据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在这里,我们首先建议广大家长在报考的时候,不要把大学去年的招生计划简单的进行累加,从而得出报考的依据,更不建议您直接套用外地平行志愿的一些规律去预估北京高校的录取排名,因为这两种办法都有着很大的误差,直接影响孩子的录取结果。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今天我们将用数据来为大家展现平行志愿下各高校排名的变化情况,这也就能够回答广大家长的问题“某某学校排名将提高多少呢?”
注:2013年高考录取数据教育部将于2014年4月中下旬发布,所以选用2012年的数据进行说明。4月下旬发布2013年数据之后,我们将把最新的模拟录取数据公布到高考GPS金卡中,届时请持卡家长关注。
一、
首先我们要明确本次模拟录取模型的设计思路:我们希望看一下,在1A志愿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1B志愿后,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会对后面的学校录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此,我们把2012年每一位考生所报考的学校当作1A,这个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给每个学生添加一个1B志愿学校。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定位1B学校?一般的志愿报考思路是在一A的基础上,适当拉开合理的分数梯度,来选择相应的1B志愿学校。因此,我们把每位考生1A志愿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减去5分—50分,在这个区间内随机为每一位考生选择一所此区间内录取的大学作为1B志愿,从而随机产生了一个院校组合。当然,这个模型没有考虑平行志愿改革后,一A的选择也会发生变化这个很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下一次模拟录取时,我们还要调整部分1A的学校,再做第二次模拟。
在为每位考生补齐一志愿A和B之后,我们开始按照2014年北京市平行志愿模式进行计算机模拟投档录取。考生会出现三种情况:被1A学校录取,被1B学校录取,一志愿A和B都没有录取。2012年的实际录取数据已经告诉我们部分1A院校的录取情况,我们需要考虑后面两种情况对录取排名的影响,我们先以一个学校为例为大家展开来进行分析。
我们先来看下北京大学的数据(见下图1)。北京大学是在京理科录取分数最高的院校之一,录取数据受到的干扰较少。2012年北京大学计划录取理科生140人,实际录取149人,所有没有被录取的考生的1A志愿也是北京大学,这时,这些考生的1B志愿开始发挥作用,他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在后面几个十分段中。有可能他们中的一部分考生1B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平行志愿投档按照排名从高到低投档,排名靠前的考生会被北航录取。北航2012年在北京计划招生239人,如果1A北大落榜生中有35名考生最终在1B中被北航录取,那么就要去掉当年北航录取最后面的35名考生,北航的录取排名便随之提高。以此类推,1A报考清华和复旦等院校的部分考生1B也会报考北航,那么北航的录取排名又将随之提高。通过我们进一步的计算,2012年1A没有被北大录取,同时没有被1B院校录取的考生有30余人。所以对于1B的选择是根据分数圈定范围而随机选择的,尽量贴近家长们的实际报考情况。相信大家已经清楚北京实行平行志愿下各大院校排名提高的原因了,所以模拟录取的结果非常重要,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录取数据。
图1(数据来自高考GPS系统)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图1中,北大计划招生140,报名513,上线356,录取149,那么上了批次线却未被录取的学生竟然达到了207(356-149)人。 难道每年有200多人报考北大落榜吗?其实,这些落榜的学生并不一定真的落榜,这其中还包含一部分的自主招生、艺术特长学生,他们不占北大在京统招计划。我们在图1中看到的数据,都是统招的录取数据(包含政策性加分,不含自主招生等统招计划外生源)。所以,计算高分段落榜对其后院校的影响时,必须要考虑这个重要的因素。
二、
表1(见下)表头名词解释:
招生计划:高校2012年在京计划招收考生的人数(理科)
累计人数:排到该校时,该校及其以上招生计划总数
新排名:通过平行志愿模拟之后,该校录取最低排名
实际排名:2012年该校在京实际录取排名,即录取分数线对于全市大排名(理科)
排名变化:新排名与实际录取排名的差值,↑箭头代表上涨。
1.
2.
三、
1.中外合作办学带来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2012年在京理科招收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别为: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和法语专业。因为学费较高,这个因素影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排名,导致预估出的排名结果比实际情况低。在其他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的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采用单独代码独立招生(类似于北大医学部)。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剥离出本部的招生计划,所以平行志愿实行后,人大的实际录取排名会比这次模拟出的结果进一步提升。类似人大这种情况的还有北京邮电大学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等学校。
如果2014年各大高校在京招生过程也进行这样的分拆,那么上述院校的录取排名还将进一步上涨。
2.往年有序志愿下大小年对录取的影响
3.各大院校排名上涨的不规则性
在这次模拟中,我们发现上海交通大学的模拟分数超过了复旦大学。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模拟结果出来之前,我们猜想原来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平行志愿后,分数也会比较高,模拟的结果反馈其实未必。从往年的录取排名来看,复旦大学在京理科录取排名为1000名左右,相对稳定。上海交通大学则稳定在北京市1500名左右。因此报考北大清华的考生,很有可能会优先选择相对分数较低的上海交通大学作为1B的首选,而不是复旦大学。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高分考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最终导致上交大录取排名反超复旦大学。这个结果也提醒了各位家长,对今年平行志愿录取结果的预测,不能通过简单的把各个院校的招生计划进行累加从而得出平行志愿后的录取排名的方式,因为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观察细致的家长会发现2012年上交大理科在京计划招生39人,实际录取53人,扩招14人。而复旦大学计划招生29人,录取29人,并无扩招。按照教育部规定,平行志愿投档比例控制在105%,那么模拟中上交大最多投档40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53人。请读者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今年是否会在京扩招?你是打算按照原始计划人数来报考,还是按照扩招后的人数报考?
在下次模拟中,还需要调整更多的参数,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这次模拟条件下,排名过高,原因是没有考虑医学院的特殊性。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准确的预测未来,但是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见微知著,对新模式下高校录取排名的上涨能够有所分析和预见。如果您对于我们模拟录取模型有更好的想法和建议,欢迎您提出宝贵建议。我们的邮箱是jiqiao_2012@163.com,来函请务必在邮件标题注明“2014模拟录取”字样。
信息来源:2014-03-12 新浪博客 赵京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175fe0102eitf.html
-------------------------------------
晨雾2014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讲座时间: 2014年3月16日(周日)上午 9:00
讲座地点:中央民族大学中慧楼音乐厅
报名电话:010-62798181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b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