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综合报道:
南开校长谈异地高考:利益群体之间须协商
晨雾 /
转帖
京华时报:
南开校长谈“校长去哪儿了”
称会议太多需解放
晨雾 /
转帖
京华时报讯(记者陈荞)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就教育改革答记者问。龚克称,校长应该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多拿出时间接触学生。同时,异地高考涉及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需要相互协调。
>>谈师生关系
校长要从会海中解放
有记者问道,对某大学学生创作了“校长去哪儿了”的歌曲怎么看?龚克笑着称,校长们都去开会了,“会议实在太多了。”
龚克说,其实这首歌本质上反映的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师生关系的平等是要在实际生活中让同学们体会到的,作为校长,要尊重学生,经常拿出时间来接触学生。”
龚克说,要做到这一点,校长们首先要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校长要有接触学生的渠道,“比如南开在网上开设了校务专区,每个月也有一次校长接待会,另外还有校长信箱,这也是反应最快、答复也最及时的一种渠道。”
>>谈异地高考
利益群体之间须协商
针对异地高考,龚克说,其实施难在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解决起来比较困难。异地高考落地的主要难度来源于当地家长的反对,以北京为例,在整个北京市录取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参加考试的人数大增,增加了当地考生的竞争程度。
“简单的办法就是招生比例不变,增加招生名额。”龚克说,但这又带来另一问题,增加了在北京招生异地考生的数量,就减少了其他地方的数量,比如北京在河南招生数额本来就有限,北京当地高考招生人数增加了,河南当地的就减少了,“利益群体之间必须协商。”
>>谈自主招生
将吸纳社会人士参与
针对自主招生如何保证公平问题,龚克表示,今年将成立招生委员会监督自主招生工作,委员会将吸纳社会人士、老师、学生、校友等人参加,以保障招生公平。
龚克说,今年学校要求参加复试的学生,带上高中的学习成绩,以更加全面的判断,今年可能还会增加体能测试。另外,南开还会让学生就校训的理念,结合自己过去所做的事情来加以阐述。龚克说,为保证自主招生的公平,考试中笔试占分比重相当大,“因为笔试是一个硬的东西,老百姓也相信这个。”
他还表示,今年,南开大学还将成立招生委员会,会吸收社会人士、老师、学生、校友参加,专门对招生进行监督,确保自主招生的公平。
信息来源:2014-03-12
《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4-03/12/content_71570.htm
北京日报:
异地高考·职业教育·撤点并校
—全国人大代表就教育热点回答记者提问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集体采访,邀请全国人大代表龚克、沈琪芳就“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新华社记者
徐硙
余晓洁
刘奕湛
教育公平是机会公平的基石,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全国人大代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沈琪芳11日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集体采访上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异地高考:
不同利益群体需要协商
龚克:比如,打工者子弟现在可以在北京读中学,那么接下来这些孩子就希望就地参加高考。但是北京一些家长反对,因为增加了高考的分母,增加了自己孩子上大学、上好大学的难度。
这个问题如果简单化处理,就是提高北京招生名额,但是其他省份又不同意了。所以在两难之中,必须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在不同利益群体间进行协商。
社会化考试:
不等于英语就不重要
龚克:高考英语社会化,可多次考试,这个方向是确定的,但不表示英语就不重要了。此次高考改革强调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这有利于高校更全面地了解考生情况,有利于高中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
尽快改变学生就业考非所学
沈琪芳:职业教育强调技能人才培养,但是现在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和劳动部门证书考核标准是完全脱离、不衔接的,学生在就业考证过程中学什么不考什么的现状急需改变。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在就业时就必须重新学习,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龚克:职业教育应当区别于普通教育,应成为与普通教育平行的一个类型,通过这一认识的改变摒弃社会对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陈旧观念。
小学撤点并校:
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沈琪芳:撤点并校给分布在广大乡村、海岛,特别是穷乡僻壤的孩子带来不便。越是乡村的小学,不便越多。据我了解,撤点并校问题较多,百姓呼声比较强烈。希望以后撤点并校时,确有需要的保留下来,对于已经合并的确实带来新问题的,希望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与学生平等交流:
校长要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
龚克:学生会说为何经常看不到校长?那是因为校长在开会,需要开的会太多了,除了参加各种讨论和各种会议,每天需要批的文件有一尺厚,想要做到和学生平等交流,首先需要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
高等教育: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最紧迫
龚克:据我了解,现在一本录取率只有10%。以2011年为例,211工程的高校招收学生52万,985工程的30多所院校招收学生14万人。高等教育资源和老百姓的教育现在最紧迫的问题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所以国外来中国办学很重要,不存在对国内高校的挤压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信息来源:2014-03-12
《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4-03/12/content_160081.htm
晨雾点评:
对异地高考,“简单的办法就是招生比例不变,增加招生名额”,“但这又带来另一问题,增加了在北京招生异地考生的数量,就减少了其他地方的数量,比如北京在河南招生数额本来就有限,北京当地高考招生人数增加了,河南当地的就减少了”,这说明龚克已经看到了国务院转发四部委的异地高考方案的实质性问题。
但是“异地高考利益群体之间须协商”?这是办法吗?怎样去协商?三方利益:流入地户籍人员利益,非本地户籍随迁子女利益,流出地人员利益,怎样去协商?谁去主持这个协商?现实吗?
-------------------------------------
晨雾2014高考公益讲座通知(简版)
讲座时间: 2014年3月16日(周日)上午
9:00
讲座地点:中央民族大学中慧楼音乐厅
报名电话:010-62798181 62798282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b2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