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寸草报晖:东城高三期末分数段,换算裸分市排名,加分市排名(理工类)

(2013-02-01 22:47:09)
标签:

区间

新浪博客

卷子

高端

上端

教育

分类: 佳文共赏

佳文共赏:

寸草报晖东城高三期末分数段,换算裸分市排名,加分市排名(理工类)

(2013-02-01 19:49:05)

 
晨雾 / 转帖

 

感谢网友“共同交流成长”提供的东城区期末理科500分以上的一分段分布。

12年高考的时候,东城和朝阳的朋友或网友,多次期望寸草能将东城区和朝阳区排名换算到市排名,但是很遗憾地,因为东城和朝阳历来公开数据少,寸草没有能力。今年,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寸草收集了东城区和朝阳区近两年高考数据,尽管不是很完整,但大概有了一个基数,可以粗略将这两个区排名换算为市排名了。

本次基本换算思路,详细请参寸草之前对海淀区的换算文章。简单地说,就是将东城区排名,按照分数段(人数比例),参考近两年东城区高考在该段上占市总人数比例这个换算系数,经过一级换算到裸分市排名;再按照北京市近年照顾加分比例和分布区间,二级换算到含照顾加分市排名。

因为经过多级换算,且换算系数本身就有不能精确,所以该换算有误差(寸草能保证精度在±10%内),仅为粗算,非精准定位。

按照网友的原始数据,本次东城理科参加期末考试排名人数是3363人,大东城10年和11年理科高考人数都是4300左右,12年大约是4100~4200人左右,13年现在的消息是高考报名人数变化不大,那大东城可能也在4000~4200人,这样算来,本次缺考人数有600~800人,不知道这个判断是否正确,请东城网友指正。

因为缺考人数不明,缺考生源结构不明,所以本次计算未考虑该因素。如果考虑到缺考人数,那各分数上的排名还要向后退。

不管是期末还是接下来的一模二模,为了志愿填报,很多家长会将区排名通过这样那样的方法大致估换成市排名。因为东城没有海淀西城这样的区小本,所以东城家长还需多下点功夫。一般来说,区排名到高考排名变化,有较大差异,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对整体(全区考生)影响的因素,有每次大考排名缺考人数、考生生源结构(含复读生、缺考生源状况等)、照顾加分等显性因素,还有区教学水平变化(或者说高考时候出题对不对区教研的路子)这个隐性因素;显性影响比如说这次缺考人数下,孩子排名较高,但如果再增加几百名考生,除极顶尖的考生外,其他考生排名肯定要后退。再比如这次缺考,如果大都是艺体生,那对上端影响就不大,如果像海淀西城缺考较多的是保送生或者已经决定出国但可能参加高考的高端生,那对整个分段影响都很大。隐性影响,就要看东城今年的教学水平波动,11年,东城整体高考情况,略差于10年,12年情况尚不清楚,但看海淀和西城高分段总体占市比呈上升趋势,相比之下,东城很可能维持11年状况或略有上下浮动,今年的状况,要看学校和区里的分析。

2、对部分考生(某校)影响的因素,和所在学校每次大考判卷松紧尺度、本校高考适应性有关。
3、对个体学生,当然和自己今后的学习努力进步程度、考场适应性、心理心态,甚至运气密切相关。这个影响最大。
所以家长要自己将孩子从区排名大致估算成市排名,最好要适当考虑以几个上因素。
排名没有绝对,只有大概齐一个区间。如果填报志愿,最好多方参考,除了市排名外,与一本线差、绝对分数也是参考项。
孩子所在学校历年的高考状况,同等水平学长的去向,是最重要的参照。
单纯看排名的话,学校安排或者孩子也可以自己同步做做海淀、西城的卷子,将其分数按照海淀、西城的方法换算为市排名,相互比较印证、折中,也行。
综合以上,这个排名仅供参考。
以下是本次期末原始分数以及换算,其中“本段人数”和“累积人数”是网友给出的原始数据,“裸分市排名”和“含照顾加分市排名”是寸草换算。未考虑缺考人数,如果考虑缺考人数的话,整体排名需后退。
近三年,东城理科清北线上大约在30~40人之间,本次东城理科期末清北线粗估在635分。

 

信息来源:2013-02-01 新浪博客 寸草报晖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28c91b0101fmur.html

 

晨雾点评:

 

    寸草是2012届优秀高三家长,她的数据做得非常棒,考虑问题也比较周全。希望大家不仅要读她的数据,也要认真读她的文字说明。寸草在2012年为高三家长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现在又在为2013家长服务,这是2013家长的一大幸事。

 

    东城的数据网上很少披露,是比较难收集的,十分珍贵。感谢寸草的辛勤劳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