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子沟通(二) --  与儿子谈进入状态

(2006-10-18 15:10:33)
分类: 晨雾原创

父子沟通(二)

--  与儿子谈进入状态

 

晨雾 / 文

 

听了尹宗禹老师《07高考备考--高考考生家长定位》的讲座,我把总结出来的要点拿给儿子看。

 

儿子首先是对“高考试题的难度系数”感兴趣,还用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中的“线性回归”的方法(虽然老师说,这部分高考不考),借助Excel软件的自动分析计算功能,对北京市2000-2006的高考进行了一个分析,居然得出2007年北京一本线和北大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儿子说,他注意到2000年至2002年的数据与后面四年有着明显不同的规律,如果剔除2000年至2002年,只选用2003-2006这四年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儿子得出2007年北京一本线的预测,符合尹宗禹老师关于“07年的分数线与06年差不多,维持稳定”的说法。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这里不打算多说,我也比较感兴趣,也许以后会专门讨论。目前不希望儿子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功夫。

 

我希望儿子吸取尹宗禹老师给孩子的八条建议,目前重点关注第七条:现在就必须进入状态。要提高效率,要制定计划。

 

儿子说:“我怎么没进入状态了?我每天还不够紧张吗?”

 

我说:“进入高三之后,在学校紧张的学习气氛的带动下,你确实也跟着紧张了一些。在学校,你只要跟着老师走就行了。但是,我认为你回到家里,没有进入状态。我是希望从高考日期往回推,有一个倒计时的大计划,大计划主要是跟着学校跟着老师走,不用你过多地操心。但是结合大计划,还应当有自己具体到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的小计划。

 

儿子似乎不太理解,他一贯只会跟着老师走,没有自己学习的小计划。

 

我继续说:“我注意观察过,你实际上做事有着非常强的自我计划的能力,并且常常能把自己的小计划做得非常好。

 

儿子更不理解了,老爸明明是在批评,怎么突然变成表扬了?

 

我说,上学期你妈妈正在做晚饭的时候,你放学回来,常常第一句话就问:“什么时间饭能做好?”,得到20分钟、半个小时之类确切的回答的之后,你就立刻回到自己房间打开电脑。你妈妈以为你饿了,但我不那么认为。我认为你是在根据妈妈提供的开饭时间,精心计划自己当晚从事网络游戏的计划,尽可能减少吃饭时间给游戏进度带来的“损失”。我不清楚你的网络游戏的具体的细节,但是我认为从事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周密的计划才能做好,网络游戏也不可能例外。你是根据妈妈告诉的吃饭时间来确定:饭前还有多少时间,适合安排网络游戏中的哪一部分工作?你舍不得“荒废”了这部分短暂的时间;饭后的时间比较长,适合做网络游戏中的主体工作。还有个别时候发现你没有在玩游戏,而在睡觉,这也是你计划中的一部分,因为你太累了,通过睡觉提高你参与游戏状态的效率。由于你的计划安排的非常周全,再加上你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常常玩游戏到夜里三点),作为回报,你在网络游戏方面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据说儿子参加比赛几乎进入本市前4名)。

 

当我提到儿子在网络游戏方面的“成就”时,他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表情。

 

我继续说,从你网络游戏方面取得成功的例子看出,你做到了两点:一是做事情有周密的计划,二是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说明你做事情既有能力,也有方法。我是希望你把你的能力和方法用在当前的高考复习上。为什么我说你回到家里,没有进入状态呢?第一,十一黄金周七天在家没有看一眼书,宝贵的整块时间全部荒废了,月考成绩不理想就不难解释了;第二,你每天回到家不知做什么,特别是不会安排利用零散的短暂时间,时间同样荒废了;由于前两点导致第三点,你在学习方面必然“付出”的不足。学习和网络游戏一样,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儿子没有答话,好像是在思考。按照我了解的儿子的脾气,如果他不同意你的观点,他是会拿出一百条理由来反驳你。他仅对上面第一条提出了异议:“十一你们又去姥姥家,又去奶奶家,还去天安门,占用了我的时间。”我说:“你说的有道理,我们检讨。但是家里没有安排活动的时间,你也没有很好地利用。今后的节假日我们会尽量避免或减少让你参与这些活动,保证你的学习时间。”

 

    我最后对儿子说,如果把“进入状态”具体落实,对你来说,就是像你以前回家玩游戏一样对待回家后的学习,珍惜并计划好在家的每一分钟:短暂的零散时间做什么?较长的整块时间做什么?什么时间睡觉?高三阶段适当地增加学习时间减少睡眠时间我不反对,但是也不支持,由你自己决定。实在累了,睡觉也无妨。如果睡觉能给明天带来效率就毫不犹豫地睡觉。在这种意义下,睡觉就是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