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意识通往有尊严的公共生活
(2012-04-19 22:22:28)
标签:
杂谈 |
在自我的田园里,人生观更看重“家庭美满”等生活价值的最终旨归;而在公共生活等议题上,又拥有一种强烈的国家社会意识,富有“铁肩担道义”的勇气。公共利益担当与个体权利追求并行不悖,这或正是当下90后高中生体现出的新生代公民精神的一大表征。
就在前两天,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一位名叫江成博的高二学生,曾让人印象深刻。为了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做美好的自我”,江成博在国旗下换演讲稿公开演讲,抨击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勇敢独立地表达了内心的诉求。这种追求自我权利的精神与独立自由表达的勇气,其实正是一种良好的公民表达。
江成博要“做美好的自我”,就在于他追求一种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而最终的旨归,就在于内心诉求、自我权利的表达与实现。在一个权利意识能够良性发展的社会,也只有勇于追求自我权利的人,才有可能将这种个体权利意识,汇聚成强大的公共诉求,从而在社会公共事务与国家事务中,成为“冷静、智慧、理性”的积极参与者,最终推动社会、国家事务朝良性方向发展。也正是这些积跬步的新生代公民表达,才最终孕育了高中生强烈的国家社会意识。
若说高中生国旗下换稿,只是一种源于自我权利范畴的表达,那么,在去年,反对“统一化”改造地铁的“举牌哥”———广州高中学生陈逸华,以及为保护鲨鱼,将手抄海报贴在学校附近展览的“鲨鱼妹”高中生邓茜元,则就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直接参与者。在消费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潮的侵袭之下,年轻人不屈从于“两耳不闻外事”的教育说教,也不简单盲从于社会流俗之规则,而是在学生生活之外,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他们深入、细致、客观的调查,独立的思考、客观的表达,最终都收获了公共部门的良性回应。而这些对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其实正是高中生富含国家意识,勇于担当国家社会责任的良性支撑。
既注重“个体价值”,个性十足,不愿意轻易被格式化、脸谱化,敢于追求心中独立美好的自我;又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以积极的权利意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气与智慧,去实现社会公共诉求。这也许正是当下高中生之所以能够拥有更务实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最强烈的国家意识的根本原因。
在《通往有尊严的公共生活》中,徐贲就曾说过:“在没有尊严的公共生活中,个人不可能受尊重,也不可能有尊严。”一个健康社会,也只有让个体权利意识与公共权利诉求,都能够拥有自由伸张的空间,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用包容、理性、节制、智慧的姿态,去理解、参与和改变个体生活乃至社会公共事务,年轻人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国家意识的重量,我们的社会公共生活也才拥有了通往尊严之路的桥梁。
前一篇:废止机场建设费不应仅止于改名
后一篇:打上补丁,医保患者才不会求治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