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博重缀:庄子

(2022-10-26 21:15:51)

庄子一生,无所执着,唯求精神自由,故与世界基本没有功利的关系。有人说他更看重生命本身的价值(贵生),其实他对生命的理解,也就是精神的自由而已。若说除了精神的自由他还有什么喜好,恐怕也就是语言的游戏吧。所以我觉得,庄子若活到今天,一定是个话痨。

都说沉默是金。但究竟什么是沉默,庄子却有不同的看法。庄子主张的沉默,是用说话来沉默。他的原话是:“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一个人,如果说的是空话、废话,即使终身说话,也等于没有说。(否则,)即使终身不说话,也并不等于就达到了无言的境界。——庄子是以无言为最高境界的。但仕途上、事功上没有追求的他,又不能放弃说话(立言)的乐趣,于是便试图说一些空空洞洞、无所用途的废话,以此来达到无言这一最高境界。

庄子所说的“空言”,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谓的废话。这并不是说《庄子》一书没有深刻的哲理,而是说,这些哲理,既不能使人获得成功,也不能使人变得有用。

玩物丧志一向备受批评,中国古代哲人却并不认为其毫无可取。庄子是主张玩的,不过他不说玩而说游。逍遥游、乘物以游心,都是讲对人生,对世间万物要持一种“游”的态度而不要太执着。

庄子的“游”,是“游于物之表”的游,是与物的外观、表象、语词、符号嬉戏,是一种超乎功利的审美追求,与“唯物主义者”的沉溺于物截然不同。

庄子主张无我,无我当然也就无志。有志者事竟成,这只是钱币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强梁者不得其死,故道家尚阴柔。

老子和庄子,很容易混为一谈。其实,虽然合称老庄,共为道家鼻祖,两者还是大有分别的。粗略点说,老子更富“国家主义”色彩,庄子更具“个人主义”气质。老子说的话,多是对治国者说的,即称之为”国师”也无妨。庄子说的话,多是对特立独行、无意于仕途角逐、能“世外”自足自乐之个人说的。苏东坡年轻时读庄子,以为“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哉。”在仕进之风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中,苏轼虽然不能免俗而跻身官场,甚至也曾有过“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但骨子里却是个我行我素、肆其才华学识而无暇他顾之“快乐天才”(林语堂语)。正因为如此,宋史作者才针对有人说东坡若稍能有所收敛韬晦,即使不受重用至少也能免祸的说法,很有见地地评价说:一一如果这样,他还是苏轼吗?

史称山涛“性好庄老”,我以为谬也。其所好者,老也,非庄也。老子韬晦而深谋,庄子闲散而简放。山涛布衣时,家贫,谓其妻曰:“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忍耐点吧,我将来会做大官的。只是不知道你当得起大官夫人不?)青年时代便有三公之志,且以此与妻共勉,何可谓之“好庄”?

人与人之间真能心心相印,相互了解吗?——这个问题,不仅困扰庄子,而且困扰许多喜欢追根究底的人。诗人波德莱尔的看法是:世界的运转,完全建立在人们相互误会的基础上。所谓一致同意,也不过是普遍的误会而已。如果运气不好,人们之间真正相互懂得了彼此的意思,那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认可和同意。——这话,虽然极端,却不能说完全无道理。原因在于语言这种我们据以交流的工具,它每个词的意思,具体使用中确实不像字典上给出的解释那么清晰,而是要靠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去赋予。

蒙田与庄子有几分相似。庄子主张顺应自然,蒙田则说:让我们给自然一个机会;她比我们更懂得她自己的事情。庄子把死说成“悬解”(解除倒悬),蒙田则说:死就是获得自由。学会了怎样去死的人,也就学会了怎样不再做奴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也谈偏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