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偏见

(2022-08-08 11:02:50)
在 @成都冯川 的微博主页输入”偏见“二字,搜索到下面几条:

把文科和理科放在同一个大学是正确的,用同一种办法来管理文科和理科则问题多多。我有时甚至想:上帝创造出文科和理科,就是让它们相互打架的。理科要求对世界做科学的观察和验证并尽可能排除个人偏见;文科则通过积累“个人偏见”(古今中外的个人作品)来研究人性、丰富人性、成就个性。

科学带来面包和秩序,这很好。但人活着不能仅靠面包,还需要一点精神。精神这种东西,虽然也有使人成为精神病的危险,但没有了它,人就成了机器。科学要求排除个性和偏见,文学却鼓励多样的个性。这个世界之所以除了理科还需要文科,就因为文科包容偏见。全部文科,恰恰建立在文人们的偏见之上。

狗狗说:人人都活在自己的偏见中。那是因为,上帝本就没打算让谁活成圣人。 

很反感有些人动辄说别人以偏概全,那架势就仿佛他已经掌握了宇宙真理。我任何时候都承认自己的思想仅仅是一己偏见,没有打算拿它去概全。我相信思想的世界是由各种“偏见”构成的,谁也别想在里面冒充老大哥。

目击亚伯拉罕林肯遇刺的证人有1500人,但却没有两份证词能互相匹配。马克吐温曾说:书写历史的唯一墨水,就是不断变化的偏见。因此,对于历史的客观描述是完全不存在的。

严格地讲,每个人都活在我们称为偏见的那个狭小世界里。大量读书的好处,就是更多地熟悉各种各样的偏见以变得宽容,变得富于接纳,从而有助于延缓人类世界的解体。 

马克吐温在 The Innocents Abroad (中译《傻子出国记》)一书中说:旅游是偏见、固执、心胸狭隘的致命杀手。我们许多人正是因此而非常需要去周游世界。对人对事能够持心胸开阔、有益健康、慈悲慷慨之态度者,绝不是那些终生偏居一隅,植物般浑浑噩噩的人。

“所有偏见,都是对完整真相(the whole truth)的一份贡献。”——头脑中突然冒出的这句话,已经记不得是谁说的了。按照荣格的说法,大脑不仅会记忆一个人从前见过、听过的事情,还储存有一个人从未见过,从未听过,也从未读到过的知识。换句话说,人的大脑携带着与生俱来的许多记忆。

毕业40年了,M写了篇回忆大学生活的文字。其中提到某人,说她的丈夫是C。同学们读了后纠错,说不是C,是B。并指出其它细节也有与众人记忆出入之处。M却说:我自有根据,一个字也不改。我对他的固执深表钦佩,哈哈大笑后称他是条汉子。但对这种违背事实、张冠李戴的做法却颇不认同。——不料,有人认真查证后发现,M说的,也是事实。他提到的这位同学,晚年前夫(B)去世,后来确实与C结了婚。——这事,不由得让我又想起了那句话,我们都活在自己的偏见中,很难把握完整的真实。

关于偏见的三条笔记:1,人人都活在自己的偏见中。2,每一种偏见,都是对完整真实(the whole truth)的一份贡献。3,一般人只有一份贡献,胡锡进却有两份。因为他懂辩证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学四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