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结婚时代》第一集

(2007-12-14 06:13:40)
标签:

影评/乐评

分类: Kritik

数学公式般的开场,交待两对男女和两代夫妻关系,是纯熟的制作。办公桌相差不到两尺的女人性格差距悬殊:第一对,精干的城市女嫁给踏实的农村男,两种文化的抵触。城市女的父母也很有趣,妈妈是负责干练威严的大夫,父亲是唠唠叨叨又体贴的小知识分子,好喜欢这个演员,以前老在小龙人之类的剧情里出现过。第二对:美丽柔和的女人和已婚的商人。

 

第一对:女人对男人说:你以为xxxx都像你家似的?切,就你这样的?男人:含笑点头不语。

第二对:女人对男人说:我以为你这会和我结婚。男人说:离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

 

人物挺典型,有些性格都可以在自己身边的朋友上找到原型,又不完全一样。很多场面都很熟悉,比如妈妈教训女儿的方式,即符合身份,又有点母亲的喋喋不休;女儿的反应,低头应和着,却假装没听见。不同年龄段不同的特征,各类人物关系的衔接点,儿子和妈妈,丈母娘和亲家,竟然一下子就拿捏住了。

 

它运用简短的细节传达了很多意思。比如,那个女人说,我以为是结婚戒指。这时候镜头转向那个男人,引导观众的第一眼滑向他手上的那枚戒指;母亲对女儿训话,儿子打开门插句嘴,打断了对话,母亲的反应是很有些不满的,却也能让人察觉到她角色的细微变化;唠叨的小父亲凑过来给老伴捏肩膀,被老伴淡淡地一挥手拒绝了;农村男请父亲和父老乡亲们吃饭,结帐的时候,400元的账单,他皱着眉头看了又看。

 

然而说真的,看到第一集,我还是对剧中人物的心情稍稍有些距离。我不理解的是,农村男的父亲是否真的如剧中所说的,人在屋檐下,还会过分的执著于传统;以及这一种极端的结合是否真的存在。在这个故事里,讲是家庭气息淡漠的知识分子父母,以及注重宗族和孝道的农村家庭,这两个对立的家庭能联系起来,如果不是剧作者有意地增加冲突,至少得很多契机吧。因为一个人的工作,选择伴侣的方式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背景息息相关的,哪怕这个人所选择的对象并不出于父母的本愿。五六十年代的人因为时代烙印或者上一代的缘故,比较注重物质生活和规则,往往忘记了感情是教育的纽带和真正来源,父母的价值观如果特别强悍又很难变通的话,把压力不断地向下挤压,逐渐的会使小孩无论从思维上还是生活上比较早的离开源生家庭,并且寻求主流文化以外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被判所带来的职业选择和恋爱选择的迥异,会给这样的家庭带来振颤,其中的悲哀,活在当下的人全都心中有数。然而从一个家族的兴衰看来,这不过是系统的一次微调而已。

 

很佩服中国电视剧的商业化水平。要说精炼够精炼,可精炼的有点太过格式化了,看上去就像是搭起来的架子一点点填进去的。描述事物如此的理性和冷酷,没有一点水分和留白,感觉干巴巴的有点可怕。然而再想到这些细节,忍不住怀疑,这又是剧本扎实拍摄急躁的结果。

 

不过总的来说,人物一出场,关系一摆,线索就已经很清楚了,是个干净利落的商业制作,就像竖了个招牌,很明显地告诉观众,你可以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剧情所要揭示的一对矛盾对比鲜明,物质女人生活在爱当中,却总感到物质上不满足;而感性女人被金钱包围,却无法得到真正的爱。作为个体,两个角色的性格显得太绝对和生硬了,希望它只是开场时为了做对比勾勒出来的第一印象。假如这真是一部成熟的电视剧,就会把人物的多面性渐渐的展开,而开头的这一幕只是一个切面,螺旋上升的时间之箭的一个点,也许在今后的剧情里会告诉大家,物质女不是一开始就是物质女的,而感性女也不是一开始就为爱情放弃一切的;物质女或许才是那个真正感情付出最多的,而感性女所不能抛弃和逾越的还有很多……相信它会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