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小竹
何小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80
  • 关注人气:1,5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上风景】横穿黄果树瀑布

(2011-05-31 22:59:42)
标签:

黄果树瀑布

安顺

文化

分类: 随笔

横穿黄果树瀑布

 

何小竹

 

 

穿过黄果树瀑布,我浑身湿透,异常兴奋。这是1986年夏天,我与安柯旅行结婚,行至贵阳,查阅地图,找到了去黄果树瀑布的路线,坐着客车慕名前往。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属于世界最大的瀑布群——黄果树瀑布群。落差最大的一个瀑布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我们在景点的大门外刚下车,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了瀑布发出的隆隆声,以及迎面而来的凉爽的水汽。我们离瀑布越近,水汽便越浓,到最后完全变成了“雨水”。我们没带雨伞,就这样被瀑布飞溅起来的“雨水”打湿了全身的衣服。

但我们很兴奋。我们终于看见了以前只在烟盒上看见的黄果树瀑布,太壮观了,除了“壮观”二字,我当时找不出别的字眼去形容。瀑布的中间修筑了一条人工栈道,可以让游人横穿过瀑布。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钻到瀑布的肚子里去。于是,我和妻子毫不犹豫地就钻了进去。尽管栈道是凹进去的,但走完栈道全程,其情景还是跟下过水的一样,衣服紧贴在身上,样子有点狼狈。随身没带替换的衣服,只有靠自身的体温以及太阳光将身上的衣服烘干。在靠近瀑布的地方我们相互拍了一些照片,也把相机递给旁人,帮我们拍了合影。但后来冲洗出来的照片全都模糊不清,因为相机的镜头已经被飞溅而起的“雨水”雾化了。

那次,我们好像是回到安顺市住了一晚的,时隔太久,记忆也很模糊了。但黄果树瀑布,以及当时横穿瀑布的情景,却清晰地印在了我的心底。以至于后来只要一看到“瀑布”二字,我马上就会联想到黄果树瀑布。事实上,除了它,我这辈子还没亲眼见过更大的瀑布。

黄果树瀑布因当地多黄果树而得名。黄果树瀑布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为中心,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八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群。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早在明代的时候,此瀑布就被旅行家徐霞客所发现,他在游记中对瀑布的形貌有如下形容:“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我看见黄果树瀑布的季节是夏天。但据说冬天和秋天也是适合看瀑布的季节。这里地处中亚热带,海拔高度为6001200米,年平均气温1416摄氏度。像我在贡嘎山下见过的那种结冰的瀑布,在这里是永远见不到的。当然,由于夏天和秋天,这里的雨量都格外充沛,所见到的瀑布也就更壮观。尤其秋天,周围的树木该黄的黄了,该绿的依然绿,层层叠叠,景色较之其它季节更加迷人。

现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应该开发得很充分,去的游客更多,在一些游览设施上也更加现代了。比如,有了索道,有了自动扶梯,周边可能还有了星级宾馆和购物中心,为游客的吃住行提供了方便。但我又在想,如果我现在再去,会不会有所失落?至少是那种被瀑布飞溅起的“雨水”淋得浑身透湿的情景是不会再发生了,因为即使你自己没带雨伞,也会有雨伞出租。但这样一来,人与大自然之间就有了一层隔膜,当年的那种“横穿”感就彻底没了。就像后来我去过的九寨沟,那感觉就像一个漂亮的公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