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风景】长春的雪
(2011-05-14 16:57:34)
标签:
长春郭力家文化 |
分类: 随笔 |
长春的雪
何小竹
事实上,1988年我去长春的那个季节,是看不到雪的。我只是想象,长春的冬天,那种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何等的美丽。所以,到了长春,见到郭力家之后,我就自然而然地向他流露出我的羡慕之情,我说:“你们这里真好啊,年年都会下雪。”没想到郭力家听了我的话,却骂骂咧咧地说:“他妈的烦死了,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雪,没完没了的,他妈的……”这也是我生平遇见的第一个对雪充满憎恶的人。
我在延边的活动完了之后,没有直接回北京,而是到了长春,我想去看看长春的朋友,《作家》杂志社的编辑、诗人曲有源,“莽汉”诗派在东北的同伙、诗人郭力家。都是尚未蒙面的朋友。当时郭力家还不在出版社,在一个什么单位我忘了,总之,我找到了那个单位,也找到了郭力家。他带我去《作家》杂志社,但曲有源不在,出差到外地去了,编辑部另一位编辑请我们吃了一顿饭。然后,郭力家安排我在斯大林大街的一家旅馆住下,他说,多住几天,正好有个事我们一起做。这个事就是一家音像出版社准备出一盒歌带,主题是人到中年的那种艰苦和困惑,让我写歌词。郭力家说,我们都他妈的快三十了,应该找得到这个感觉。
但我确实就没找到这个感觉,每天在旅馆里闷坐着,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郭力家让我自己解决午饭,他下午下班之后来旅馆带我去吃晚饭。晚饭有时在餐馆吃,有时是去他家里吃。有一次,碰上他哥从海边回来,带回一些螃蟹,晚餐主要就吃螃蟹。郭力家用上了榔头和钳子,让我也不要客气,说吃这个东西不这样不行。他还边吃边说,要是万夏来看见了,又要说我们东北人吃得太粗糙了。万夏前两年曾流浪到东北,到过郭力家的家,显露过他精细的烹饪技术和对美食的宏大见解。
其实,郭力家也不是土生的东北人。有一天晚上,他带我去一个舞厅,就是八十年代那种舞厅,某个单位的会议室或地下仓库,天花板上安装了一些彩灯,围着墙放一排长凳,长凳上多数坐的是女的,男的有一大半在围着这些长凳转悠,挑选自己中意的舞伴。我们一钻进这个地方,就看见里面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比我们高大。郭力家说,他其实是湖南人,祖籍湖南,所以这个头儿一看就不像东北人。进去没多会,我还在转悠,就看见郭力家已经抱着一个比他高出一头的女人开跳了。跳完一曲,他走过来对我说,在我们这里请舞伴不能像你那样文质彬彬的,那样人家不会跟你跳。你要看上了谁,眼睛不要看她,只伸出手一把将她拉起来就可以了。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连请舞伴都这样豪放。后来我照着这个方法试了一下,拉了五次,只有一次没拉起来。走出舞厅的时候,郭力家还骂骂咧咧的说:“他妈的东北女人,个个都牛高马大的。”
写歌词的事情后来就不了了之了。郭力家看我实在写不出来,就说,那么先把任务带回去,回去写好了给他寄过来。回去之后写没写出歌词,我已经忘了。总之,这歌带肯定是没做出来的。后来,每当想起长春这个城市,很奇怪的是,我眼前总是会出现我的朋友郭力家扛着一把铁铲,在上班的路上铲雪的情景,尽管我那次去的时候,正是夏天,并没亲眼见过长春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