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小竹
何小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80
  • 关注人气:1,5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上风景】那一年在西昌过年

(2011-02-19 19:58:05)
标签:

过年

西昌

星星

月亮

文化

分类: 随笔

那一年在西昌过年

 

何小竹

 

那一年是哪一年?我这记性,尤其是对年份的记性,从2000年之后就差了,混乱了。我现在记事,通常以地震前和地震后为时间坐标。所以,我只能说,那一年是地震前,我们一家联合中茂、洁尘一家,是在西昌过的年。

这是迄今为止我一生中过的最阳光灿烂、温暖如春的一个年,也是唯一一次没在自己家里过的一个年。

我的老家在重庆彭水,我15岁离家,但每逢春节,基本上都是回老家与父母姐妹一起过的。后来定居成都,父母也来了成都,便开始在成都过春节。我啰嗦的说这些,是想表明一个意思,我过年的地方都是十分寒冷和潮湿的。而西昌就大不一样了。西昌虽属于四川,但在气候上更像是属于云南。我这么说吧,在西昌过春节,白天一整天都可以只穿一件衬衫,只早晚需加一件外套或薄毛衣。那气候让你不敢相信,这个时候自己是在过春节。白天阳光灿烂,所到之处,墙头上的三角梅红艳得跟假的一样。到了晚上,夜空中挂着的,不是大得离谱的月亮,就是迷幻得离奇的星空。众所周知,西昌是我国最早发射卫星的基地。之所以选择在那里将卫星送上天,就是因其特殊的纬度。也就是这样的纬度,导致了这里独特的气候,以及我前面提到的月亮和星星那种夸张的自然奇观。在西昌的月亮下可以看书,这真不是神话传说。那个月亮大得就像一个大功率的探照灯。至于星空的迷幻感,我讲一个细节,就是我们到达西昌后的第二天,傍晚在邛海边的一家馆子吃饭,吃到晚上八、九点钟,从馆子出来,抬头望天,大家都吓了一大跳,漫天繁星,就像彩灯一样(或者像一颗一颗发亮的宝石)悬挂在我们头顶,距离那么近,感觉只要抬手就能碰到。我真不是故意夸张,因为走在我旁边的中茂就发出了一声惊叫。这情景让我在好多年之后,想起来都还有些恍惚和迷离。因为所谓的繁星,并不仅仅是密集,而更重要的是,它们那么亮,还是立体的。就是说,怎么说呢?我真觉得那种超现实的感觉在纸上是写不出来的。

当然,那一年在西昌过年,让人激动的事情还不仅于此。比如,西昌的人。我在西昌有一大帮老朋友,这些朋友不是跟酒有关,就是跟诗有关,即诗友和酒友。现在似乎也不大谈诗了,但酒却喝得更猛了。那几天,我是天天醉,醉到我父母都看不过去了。其实不是我想醉,而是朋友的热情,让我自然就醉成了那样。所以,后来我吓唬一个向往西昌而又没多少酒量的朋友说,先练个半斤八两,你再去。

但其实,如果你一开始就表明不会喝酒,西昌人也不会硬劝。于是,这个时候,你可以不去管酒疯子们说什么酒话,自己专心地品尝桌上的带有彝族风味的各种菜品。首先是坨坨肉。这种肉看似粗狂,大砣大砣的,又多半是肥肉,但你尽管伸出筷子,千万不要被其外表所震慑。因为制作坨坨肉的原料用的是小猪肉,吃在口中并无肥腻感。吃坨坨肉的由来,传说是彝族人太好客,看见客人来了,家里的猪又没长大,但没说的,小猪儿也要宰了待客。也有幽默的彝族朋友说,因为我们彝族人性急,等不了小猪儿长大。

除了坨坨肉,留给我深刻印象的还有彝族酸菜和邛海醉虾。这两样菜是怎么个样子,怎么个吃法,吃起来是什么味道,我就卖个关子,不在此详述。只是给朋友们一个提示,到了西昌,一定不要错过。

那一年,回到成都之后,我母亲说,能年年都在西昌过就好了。我说好啊,我多挣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