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塔公

(2009-03-08 19:58:13)
标签:

塔公

雅拉神山

高更

旅游

分类: 随笔

塔公

 

何小竹

 

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它与另一个地方首字同音,那个地方叫“塔希提”,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法国印象派后期著名画家高更曾数次到这个岛上作画,并与一位当地姑娘生活了一段时间。高更后来出版了一部日记,名为《诺那,诺那》,塔希提土著语,翻译出来就是“好香,好香”。

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对高更绘画的喜爱,以及对某种自由生活的幻想,我将“塔公”视为自己心目中的“塔希提”。

塔公距离康定110公里,途中要翻越一座折多山。乡政府所在地海拔3700米,是川藏公路北线的交通要道。著名的塔公寺就座落在塔公镇上。出镇子不远,是一片开阔的草原,站在草原上能看见一座金字塔式的雪山,那就是雅拉神山。

我一共去过两次塔公。第一次是1993年,第二次是2002年。第一次是跟当时所在公司的同事去的,本是因公出差到康定,顺便去塔公旅游。那一次,我们不仅在塔公寺烧了香,还参观了塔公佛学院,拜见了一位活佛,接受了经他加持的哈达。第二次是随一个电视摄制组去的,为两首歌曲拍MTV,在塔公住了三天。

我们的拍摄场地一是以雅拉神山为背景的草原,二是草原边上的一所小学。那是一所建筑及教学设施都十分简陋的小学。只有一名年轻的藏族女教师。一条小溪从学校门前流过。孩子们很多是骑着马从草原深处到这里上学的。他们自带着一周的干粮,即一口袋青稞炒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糌粑。到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围坐在教室门前的一块空地上,将布袋里的炒面倒进碗里,和上白开水,用手抓一抓,揉一揉,然后便放进嘴里吃起来。

MTV讲述的是一个内地女孩在藏区小学做自愿者的故事。在拍摄自愿者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自愿者喊“同学们好”,孩子们跟着喊“同学们好”;自愿者说,“打开书本”,孩子们跟着说,“打开书本”。原来,他们刚上学不久,基本听不懂汉语,便鹦鹉学舌,老师说什么他们跟着说什么。后来与孩子们的交谈,都要通过那位藏族女教师的翻译。

 

拍摄间隙,我也向藏族女教师学了一些藏语单词和短语,现在能记得的是:

拖基切(谢谢)

卡里沛(再见)

贡巴玛聪(对不起)

额阿(我)

切让(你)

切让得布因拜儿(你好吗?)

额啊得不迎,切让(好,你呢?)

名卡日(叫什么名字?)

喀阿名哪何小竹(我的名字是何小竹)

卡耐沛巴(从哪里来?)

卡巴太嘎(到哪里去?)

哪姆哪,得布穷咧(一路上好吗?)

切让卡日确嘎(你要吃什么?)

切让卡日拥给朵(你哪儿不舒服?)

阿燃啦久嘎吉(我喜欢你)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第一次到塔公,我什么都没写。第二次,我写了三首诗——

 

高原上不宜写诗

 

写诗会加速心跳

空气稀薄

每个词语都可能消耗掉

一公升氧气

 

 

一个侧卧的诗人

 

我只有躺在床上

让词语也随我一起

平躺着

一切的动作

都是为了减少

对氧气的消耗

 

我左手托着本子

右手拿笔

我知道这样的姿势

正压迫着心脏

 

但有什么办法呢

一个在高原上侧卧着

才能写诗的诗人

是一副多么奇怪的模样

 

 

乡党委书记叫登巴

 

一表人材啊

这个叫登巴的藏族男人

他握住我的手说

我叫登巴

在这人烟稀少的高原上

这样的彬彬有礼

恰倒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