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洁尘的《华丽转身》再版了

(2008-05-10 11:03:39)
标签:

洁尘

华丽转身

电影随笔

文化

分类: 随笔

洁尘的《华丽转身》再版了 

唯有文字魅力永存
——《华丽转身》再序
  
  何小竹
  
  如果不是得知再版的消息,我真没意识到,《华丽转身》这部书已经出版8年了。时间过得之快,让人心中一震。据洁尘讲,这次再版,是出版社的意愿。但我想,其“意愿”背后,归根结底是影迷和读者的意愿。
  这8年来,洁尘的电影随笔和读书随笔产量惊人,读者倍增。但是,对于之后“跟进”的读者来说,却有一个不小的遗憾,就是无法在市面上买到《华丽转身》这部8年前出版的电影随笔集。作为洁尘电影随笔最初的读者,我也认为,不读《华丽转身》,便无法最大限度地领略洁尘电影随笔的魅力所在。可以这样说,《华丽转身》是洁尘电影随笔的成熟之作,得意之作,乃至巅峰之作。经过8年的沉淀,回头再读,依然有新鲜之感,并频生出一些新的感受。
  记得洁尘在多个场合说过,她写的是电影随笔,而不是影评。也就是说,洁尘是以影迷的身份和角度言说电影的。没有那种“专业人士”的姿态和腔调,这让她的读者感到亲切。就像众多影迷观看和谈论自己喜爱的电影一样,洁尘在其电影随笔中,借对电影故事的复述,和对角色(包括演员)的品评,抒发的是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艺术的见解。因此,读洁尘的电影随笔,我感觉到,电影并非她言说的目的,而是她为自己的言说寻找的一个出口和一种媒介。所以,在洁尘的笔下,“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这样的分类是失效的;甚至,“专业人士”眼中的“好电影”和“烂电影”也没有了任何意义。它们(所有电影)只不过是烹饪中的原料,而洁尘要做的是自己的菜。
  电影如梦,这是很多影迷都认同的一种说法。我想,洁尘也是这样看待电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电影随笔,自然而然地就是从“这一个”梦中释放出来的“另一个”梦。所以,她对电影的复述和品评,不乏错位,误读,乃至变形(依据自己的梦所做的“重构”)。也因此,她的这些电影随笔,便有了独立于电影而存在的文本价值。这样的“文本”,比一般的随笔多了些封闭性的结构安排,又比通常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多了些开放式的叙述形态。或者说,她只要稍微“有意”(或曰“偏向”)一些,这些电影随笔就俨然是一篇篇新颖的“短篇小说”,其中,“电影的梦”与“我的梦”相互交织、参照,近似于博尔赫斯等“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互文”手法和笔调。无论读者看过或是没看过那些电影,都能从这样的“文本”中获得想象的依据,其阅读指向,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我很荣幸,8年之后,再次应邀为《华丽转身》这部我十分喜爱的书作序。重读书中那些熟悉的篇章,我最大的感慨是,时间可以让年华逝去,唯有文字,魅力永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