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街,包括东街和西街
(应《成都客》之约而作)
何小竹
芳草街的街名是怎么来的?我不知道。就像我不知道我的居住地神仙树这个地名的来历一样。出神仙树北路过二环,就是芳草街(这让我想到“百步之内必有芳草”这句老话)。我是个不好动的人,活动范围经常就保持在这百步附近。一个人去印象大书房看书,呼朋唤友去川江号子吃火锅,便是在芳草东街上。这条街上还有一家川菜馆,叫蜀府宴语,我去吃过几次。还有两家咖啡馆,一家叫欧洲房子,另一家我一时想不起它的名字了。去印象大书房就要从这两家咖啡馆的门前经过。我很少有机会进去,但常常透过玻璃橱窗,看见三五个单身男女捧着书本,或拿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坐在里面,神态或专注,或悠闲。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看见美女。当然,也就是一晃而过,不好意思站下来盯着人家看。
芳草东街是一条极短的街,要专门写一篇文章说它还真是有难度。因为我在这条街上没什么故事,那些浮光掠影的印象几句话就可以说完。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把芳草街和芳草西街扯在一起来说。事实上,这三条以“芳草”命名的街,在我的感觉中始终是一个整体,不好分开来说的。十多年前刚搬来神仙树的时候,这里还比较偏僻,周围还有田土。所以,我把出门上街都称为进城。现在的神仙树绝对不算偏僻了,但“进城”的习惯说法还是改不掉。芳草街就是我进城(从二环到一环)的一条主要通道。在这条通道上,还有一家我喜欢的小书店,叫“好读书,读好书”,很多销量不大的小众的书都能够在这里买到。我只要是徒步走过芳草街的时候,都要拐进去看看。有时候,去这家书店本身就是我徒步芳草街的目的。书店老板小陈喜欢书籍和音乐,数年来经营着这家不足十平米的小书店,在我看来十分难得。据我所知,这样风格的小书店的利润是不高的,没有一种热爱在里面,很难坚持下来。
芳草街也是我去“白夜”酒吧的必由之路。一般来说,我总是于黄昏的时候清醒地穿过芳草街,抵达位于玉林西路的“白夜”,与朋友相聚。然后,在半夜三更大醉着经芳草街回返神仙树。第二天我就想,这种不醉不归的喝法还能坚持多久呢?我自己也表示怀疑。好在,芳草街那么短小,还不至于让我在晕天黑地之中找不着回家的方向。
芳草街在瑞生茶府构成了一个街口,往东是芳草东街,往西自然就是芳草西街了。如果我经过芳草西街而不停留,则表明我是要去衣冠庙。那里有一家邮局,我的稿费大多数是从那里取回来的。如果我到了芳草西街而突然消失了,那表明我不是进了瑞生茶府,就是去了瑞生广场。这两个地方,近年来都是我和朋友们经常爱去的。特别是春秋两季,要在露天晒着太阳喝茶,瑞生广场是个不错的地方。瑞生广场里面还有一家叫“小房子”的酒吧,很多时候,都有不期而遇的熟人,看见我坐在里面,与一堆啤酒瓶泡在一起。
总之,我很喜欢包括东街和西街在内的整个芳草街。就我的日常生活来说,有这样一条街在旁边,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