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何小竹《特拉维夫》一诗的读解

(2007-10-26 14:53:12)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评论
    按:在网上看到一个解读我的诗歌《特拉维夫》的帖子,觉得有些意思。因为我自己在写的时候,是没想到还会有这些“所指”的。不知道作者是谁,再此感谢他/她这么认真的阅读!

 

 读何小竹的《特拉维夫》

  

佚名

 

    威廉·燕卜荪的“含混”是新批评派的重要武器,“一个诗人高超的技巧,即巧妙地运用单个词语或者措辞来指涉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差异的物体,或者表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的态度、立场、思想或情感。”

    这篇何小竹的作品几乎包括了燕卜荪规范的七种含混的大部分,首先,参造系的含混,脚和皮鞋的关系;临时首都特拉维夫和古老的以色列当下意义的关系;她之存在与否的关系。其二,所指的含混,大皮鞋容纳不了的更大的脚的所指;不认识的熟人的所指;不可能去的一个临时地点的所指;接下去仍然可以长篇大论的分析意义、意图、意味、矛盾式、过渡几种含混。篇幅所限,不一一罗列。总之通过含混的处理,将存在的几种困境和迷惑最大化同时又客体化的表现出来,使人信服。

 

附:《特拉维夫》

我想把我的脚
放进一双大皮鞋
但我的脚比皮鞋还大
她不认识我
但她却是我的一个熟人
我们在特拉维夫认识
特拉维夫,以色列的临时首都
我很奇怪,我怎么会去那个地方
更奇怪的是,她不认识我
对我的脚和那双皮鞋
明显地无动于衷
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要么承认,她不是我的熟人
要么承认,我根本就没去过
特拉维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