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随笔 |
冷兵器时代的修理工
何小竹
我喜欢修理。但说穿了,我只算得上是一个冷兵器时代的修理工。
所谓冷兵器时代,在修理界是相对于数字时代而言的。我能修抽水马桶,最近还准备搞一个高难度的,修一修热水器。但要是家里的电脑坏了,我就一筹莫展了。每当我看着朋友滑动右手的鼠标调试着电脑的各种数据的时候,我的属于冷兵器时代的时代感就分外的明显。并非自卑,而是自觉,自觉自己是一个冷兵器时代的修理工。我常常对帮我修理电脑的这位朋友说,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朋友宽容一笑,少废话,去把你的梅花改刀拿来。他拿梅花改刀拆卸下电脑主机的机壳,这表明,我们还是有点共同语言的。
冷兵器时代让人怀念。我自己就明显的感觉到,几天不去逛一逛工具商店,心里就很失落。对货架上玲琅满目的“冷兵器”,我有一种近乎“偶像”的情结。如果再要扯上一点宗教情感,这情感接近“拜物教”。当然,对冷兵器时代的怀念并非如此简单、抽象。怀念是因为还有更生动的细节。是的,任何时代你都可以抽象为一个符号,为了某种方便。但我们之所以怀念一个时代,则是因为其生动到可触摸的细节。我对于我的冷兵器的修理时代的怀念,其细节就是,当工具接触到被修理物的各个部位时,那种可以抵达也能够想象的物理原理与属性。当然,还加包括念念不忘的手感。相比而言,电脑的语汇中也有“原理”和“属性”这样的术语,但那“原理”和“属性”却是我这个冷兵器时代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也无从抵达。至于手感,已微弱到仅限于右手食指与鼠标键的一点点接触。
我的朋友继续滑动着鼠标。他若有所思的双眸紧盯着显示器,并自言自语的说,看看是物理问题,还是逻辑问题?他所谓的“逻辑问题”和“物理问题”,我是懂的,就是看看是软件出了问题,还是硬件出了问题。而所谓逻辑问题,也就是数学问题。因为我知道,电脑又叫计算机。电脑的一切原理,都建立在计算之上。开,关;再开,再关。二进制。这点粗浅的知识我还是有。但是,我无从想象,也无法抵达。
冷兵器时代的修理也要碰上数学问题,比如,更换一根水管需要丈量,长度多少,直径多少?两个水龙头(冷、热水出口)的间距,等等。但这样的“数学”问题一把软尺(最多加上一支铅笔)就足以解决。且是十进制的。
说到底,冷兵器时代其实就是一个十进制的时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