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说再见

(2010-11-20 14:08:21)
标签:

体育

分类: 体育评论

爵士逆转热火那场,保罗·米尔萨普在比赛常规时间最后半分钟里拿下11分,电视评论员在为他的神奇表演欢呼赞叹时,免不了提起麦迪的35秒13分——这是我本赛季第一次在电视转播中听到麦迪的名字。

 

时间真是无情。才能过多长时间,麦迪这个名字,就变得疏离而陌生,需要从干枯发黄的故纸堆里打捞了。更残酷的是,虽然穿上活塞球衣的麦迪上场时间很短,表现也不怎么样,统计数据和职业生涯整体数据相比简直惨不忍睹,不过他总归是在赛场上奔跑、投篮、传球,甚至在更衣室里鼓励队友——在火箭时他可很少这么干。特雷西·麦格雷迪,这个名字仍然在球场上跳动。但是,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完蛋了。

 

数风流人物,人们总是“还看今朝”。麦迪的命运在他们眼里已经注定:就像一片落叶,被夹进历史这本大书的书页之间,日后当英雄上演壮举时,作为背景和参考资料提起——就像这一次,人们提起麦迪,不是因为这个活塞替补后卫有什么亮眼表现,而是由于米尔萨普的神迹。

 

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我并不是麦迪的球迷,但作为一名中国球迷,麦迪在我的看球生涯中,注定是一个难以避开和忽视的存在。如果你当时看过缔造“麦迪时刻”的那场比赛,也许能理解我的感受:你不仅是个旁观者,你会觉得,自己也和这个时刻建立了某种联系。那些在电视机前或欢呼或扼腕的瞬间,和麦迪的干拔一起,嵌在我记忆之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热爱我的生活,那么,对于麦迪如今的境遇,我自然难以坦然自若。

 

也许现实还不是那么糟。麦迪至少还没有失去在赛场上拼搏的意志。我看太阳队比赛时,总会刻意寻找格兰特·希尔的身影。和麦迪一样,我看着这位杜克贵胄进入NBA,当选最佳新秀,成为全明星票王,在最佳阵容评选中力压皮蓬,“乔丹接班人”这个概念还没出现时,他就已经是当仁不让的“乔丹接班人”了。

 

我也看着他在球场上倒下,听说他几乎因为手术感染而死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身影在NBA赛场上消失了。

 

但希尔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早早成为一张书签。即便在手术观察室里,他仍然不忘收看篮球比赛。他奇迹般的重返赛场,虽然不再是球队核心,但在新的位置上,他再次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今年他38岁,仍然能每场代表太阳出场27.5分钟,贡献11分5.7个篮板。在接受美国《体育画报》采访时,谈到脚踝上累累的伤疤,希尔说:“我试图把那些刀疤遮掩起来——穿上长长的袜子。现在,我觉得那些伤疤就是我的战斗过的痕迹。其他队的那些家伙们,每次看到我的伤疤就会流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之前,他们根本就不认为我还能继续站起来打篮球。我把这些手术留下的伤疤,当成自己优势的一部分。”是的,这个老家伙还能打,对湖人的比赛,他甚至贡献了一个足以上5佳球的扣篮。

 

 

让人振奋的不仅是希尔,也包括吉尔伯特·阿里纳斯。受困于伤病和丑闻的阿里纳斯最近出人意料的恢复了状态,打出了几场好球。我记得他的那个广告,“我是阿里纳斯,这是我的故事……”华盛顿的球迷应当也没有忘记,11月17日,当阿里纳斯代替沃尔首发出场时,现场球迷送上的不是嘘声,而是掌声。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争取做队友眼中值得信赖的一员。”曾经以为自己会沦为又一个夸梅·布朗的阿里纳斯惊喜交加,“我以前是犯了错,球迷原谅了我,我要加倍努力。”

 

很多球员都会遭遇这样的困厄:陷在伤病的泥潭中,状态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媒体不再关注,球迷也移情别恋,他们闪亮过的名字会渐渐失去水分,黯淡无光,最后飘落在历史书里,等待打捞。不仅麦迪如此,格雷格·奥登,布兰登·罗伊,这两个年轻人,现在也面临告别球场的危险。

 

 

但是,我不会和他们说再见,就像希尔没有跟自己说再见那样。留在赛场上,承受白眼和嘲笑,对于一个身家万贯衣食无忧的人来说,这个选择本身就充满勇气。虽然很可能不再会回到巅峰,失去头上的种种光环,但是,像格兰特·希尔和阿里纳斯做到的,顽强的站在赛场上,同样是一种胜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