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社会》:精致而局促的小品

(2005-12-27 00:42:31)
分类: 影视评论

早就听说杜祺峰的电影如何如何好,但一直没怎么看过,周星驰和梅艳芳主演的《算死草》倒是早就看过不止一两遍,但那时杜祺峰的个人风格应当没有完全形成,而且周星驰的电影,也一向只有周氏风格,至于导演,能够发挥的作用恐怕有限,所以对于媒体对刘镇伟的吹捧,我一向是不以为然的,要不然他怎么会只有大话西游一部杰作(我从来没觉得东成西就有什么好的)。扯远了,还是回到杜祺峰吧。
以前看过一点《暗花》的片断,那个结尾还是挺令我震撼的,奇峰突起,戛然而止,乍看出人意料,细想却不出意表。香港电影里能忍住煽情的冲动,把结尾拍得这么干脆利落一点不拖泥带水的,好像还没几部。金庸整整14部小说,结尾结得好的也只有《天龙八部》而已,萧峰说死就死,冷峻之极。
之所以写下上述文字,是因为刚刚看了《黑社会》。以这部电影的水准看,单就电影技巧而言,我以为杜祺峰比任何一位香港导演都强。《黑社会》的节奏非常紧凑,环环相扣,造势、选举、争夺权柄、对峙、握手言和、决裂,情节层层推进,交代得非常清楚。《黑社会》的电影语言非常简洁,点到即止,决不肯多费一丝笔墨,整部电影就像一幅炭笔素描,线条硬朗,层次明晰。
不过,诚实的说,这部电影虽然精致,但不能算是真正的杰作。明清小品文空灵飘逸,但毕竟无法和先秦唐宋散文相提并论,《黑社会》就是这样的小品文。《黑社会》结构精巧,但容积很小,人性的表现被放在了精心设置的角落里,而伟大的作品,大都是在时代翻涌的大潮之中展现人性的沉浮。
同时,《黑社会》中对人性的刻画和表现,有些过于简单了。通篇只能看到幕后交易和阴险狡诈,人性中恶的一面袒露无遗,但人性中善的一面呢?只有那个大头被东莞仔殴打时,嘴里仍然念叨着“盗亦有道”的律条,令我感觉人性中闪光的一面依稀晃了一下眼。一黑到底,太阴沉了。
我当然不是说黑色电影的坏话,我只是说,倘若全部陷入黑暗,那感受到的就不再是黑色,而是盲人一般的虚无,是“空”了。黑色电影同样需要几道人性的闪光直刺心灵。伟大的作品不能看不到一丝跳动的火苗。我没看过多少黑色电影,《猜火车》可能算一个吧,这部电影的最后,麦克格雷格卷款跑路了,表面看是没义气,其实那意味着了他和以往荒唐生活的决裂——尽管这种决裂还是显得很痞子气。麦克格雷格的这次跑路,在我看来,就像卡尔维诺笔下那轻逸的一跃——跃过去,亮光就照在了头顶。
要求一部黑色电影表现复杂的人性,并不是说必须有个光明的尾巴。我的意思是,既然人性是复杂的,那么电影中表现的人性,同样应当是复杂的,抽离了善来画恶,这恶也难以入骨三分。要论结构的精巧和节奏的把握,《黑社会》要胜过《无间道》不止一筹。不过要说到对复杂人性的刻画上,《黑社会》显然就得甘拜下风了。至于那个被阉割过的结尾,我倒以为,没有传说中那么差,让小男孩看着父亲被铐走还是任达华行若无事的带着孩子离开,到底哪个更好,见仁见智;只是古天乐突然从蛊惑仔变成卧底,确实有点无厘头。
总之,《黑社会》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一看,但最杰出的导演只能拍出这样的小品文,又未免让人觉得有些悲哀。然而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金庸之后,虽然古龙、温瑞安等作家刻意求新求变,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武侠小说无论是阅读上还是艺术上的高峰期都已经不可挽回的过去了,香港电影也是如此,吴宇森、林岭东、徐克时代的香港电影,看着总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虽然在技巧上并不如何精致。他们曾经达到的高度,后辈的导演怕是很难企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灵史·哭
后一篇:告别北京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