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2教育部二等奖

(2022-04-03 14:18:00)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1993年初,我从美国回来,有了好几篇SCI的论文发表,又先后拿到了国家86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项目,一时名声鹊起。一天管理学院的黄小原老师在路上碰到我,小原跟我是同龄人,我们俩关系一直不错,此时他是工商管理系的党支部书记。他跟我说,他希望我调到管理学院去,他们帮我申报科学院院士。他的话一下子点燃了我埋在心底的梦想,当然我知道此刻自己离院士的标准还相差很远,不过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差距在哪里?我回到我们自动控制系,跟管科研的副主任王开路说起此事。开路一听就急了,你调什么工商管理系,你在我们系也一样可以申报院士呀。不知道这事怎么传到了我老师张嗣瀛老师的耳朵里,一天张老师见到我,便找我谈话。他告诉我申报院士是一件很难的事,首先要获得过国家三大奖,即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而申报科学院院士最看重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奖,没有这个奖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刚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自我膨胀了,忘记了自己有几斤几两,差一点闹过天大的笑话!张老师的话给我敲响了警钟,我暗下决心,虽然现在我不行,但只要我努力,就总有能行的一天!

18.2教育部二等奖
 
  (我的老师张嗣瀛院士,2005年沈阳家中)

一天,开路忽然找到我,他跟我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开始申报了,你不妨试一试。当时教育部科技奖分甲、乙、丙三类,分别对应国家三大奖的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我因为主要成果是原创性的科技论文,自然是申请甲类奖。材料申报上去后,忽然又要补充完成一些表格。不巧赶上我出差在外地,开路催着要把蕙丽急得要死,只好拉着郎自强帮忙。我又从外地打电话遥控,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把所需材料都补齐了。到了年底终于传来消息,我申报的项目评上了教育部科技进步甲类的二等奖,获奖项目名称是“复杂工业系统的生产计划与调度的建模与优化法的研究”,这是我负责的且排名第一的首个获奖项目。虽然没有获得一等奖,不够资格被推荐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然而总算开了个头。总之我还是很高兴的。

到了1999年,我再次申请教育部的科技进步奖,我的目标明确是朝着一等奖去的,希望获得一等奖后能被推荐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奖。然而到了年底,评审结果下来了,我获得的还是二等奖。获奖项目名称是“MRP-IIJIT结合的生产计划、调度与存储控制方法的研究”。当时我非常失望,因为我努力了好几年积累的大量的成果,只获得一个二等奖,而这些使用过的成果下次申报就不能再使用了。要再次积累更多的成果又得花费好多年的时间,实在是不值得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