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7.7又出了一本专著

(2022-04-02 15:47:10)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支撑计划立项没有成功,周校长丝毫没有责怪我的意思。反而安慰我说,这样几千万的大项目那里是这么容易的事,不成是很自然的。但是我们不能不去做,什么都不做就一点机会都没有。周校长的话对我很有启发,是呀,害怕失败就永远不会有成功!

张平伟老师也很坦然,只是他说,他快退休了,做了半辈子的校园信息化,总想留下点什么,实在是有点遗憾!我想到,上海大学在校园信息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国内的宣传远远不够。他们也不写论文,也不参加学术会议,只是埋头干活。从我的角度看觉得他们很不划算,好好地工作成绩都浪费掉了。于是我对张老师说,“张老师,你为什么不写一本大学信息化的专著呢,把你们的工作都展示出来?”张老师说:“写一本书?我也想过,可是我一直做财务工作,从来没写过书,也不会写呀。”我说:“我帮你写!”

17.7又出了一本专著
   
(张平伟总经济师,2009年上海)

我的提议点燃了张老师心中的火花,于是我们兴冲冲地讨论起怎样写大学信息化的专著的事。首先我们召开了海天公司以及上大信息中心参加过上海大学校园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开会,说明了我们准备写一本有关上海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著作。希望所有曾经参加过这项工作的人员提供所需的材料。为此我先拟定了一个所需材料的提纲,让各部门的人员根据提纲,但不限于提纲来准备。有张老师的推动,这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张老师又专门派他在海天公司的助手李光胜老师负责督促并协调各个相关人员提交材料。有了张老师和李光胜的帮助,我的压力锐减,只要准备写作提纲,联系出版社,坐等材料齐全就行了。

出版社我还是找的科学出版社的余丁老师,由于我已经在他那儿出过好几本书,相互之间有着信任,所以联系起来十分容易。很快就将我们的书列入了出版计划。

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所需的材料都已经收集到了,而且都是电子文档和表格。 有时候我不在上海,文件都比较大,用电子邮件邮寄十分困难。光胜便提出用QQ传给我,可惜我一直没有用QQ。于是我就让张瑞友用他的QQ帮我收文件,在瑞友的帮助下我终于收集全了所需的材料。于是便开始了我的正式撰写的过程。经过与张平伟老师的沟通,这本书首先介绍了大学信息化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思想,信息化的总体结构,并分别对校园身份识别系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校园能源监控系统进行介绍。而全书的重点则是讨论大学资源计划系统(大学ERP)功能设计与实施方法,包括:学生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学财务管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大学资产管理,大学科研管理、大学成本核算等。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大学知识管理和大学管理驾驶舱的概念与实现方法。最后还对大学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具体的章节如下:

1章 大学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指导思想

2大学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构架

3章 校园统一身份识别系统

4章 校园安全管理系统

5章 校园能源监控与管理系统

6章 大学资源计划的总体架构

7章 学生生命周期管理

8章 大学财务管理

9章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

10章 大学资产管理

11章 大学科研管理

12章 大学成本核算

13章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

14章 大学管理驾驶舱

15章 大学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洋洋洒洒一共写了45万字,书名定为《大学信息化与资源计划管理》。鉴于很多同志都在这本书里作了很多工作,按照张老师的建议,这本书的署名为:张平伟,我,徐伟和李光胜,其中徐伟是信息中心的主任,他的功劳也是很大的。2010年书在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开印就印了3000册。对于科技书来说,这个量就不算小了。定价68元,虽说贵了点也还算公道。最后书的销量怎么样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按折扣价买了200本,张老师也买了200本。想必科学出版社也不会赔钱。

17.7又出了一本专著
        (书的封面,2010年)

大学信息化的支撑计划立项没有成功,出本书也算是捡回了一点颜面,总之我在上海大学这么些年,总还算不是一事无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