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国际物流研究中心

标签:
回忆录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我来了之后,上海大学国际物流中心就算是正式开展工作了。上海大学是上海市管的大学,办学经费由上海市拨付。由于上海市人大通过一个决议,要求教育经费跟GDP同步增长。上海经济发展的太快了,于是上海大学的教育经费十分充裕,这是我们东北大学没法比的。上海BUS集团也是上海市管的企业,同在一个“大老板”下,自然联系紧密。因此我们头一个项目就想跟BUS集团合作干一票大的。
这时,上海洋山港刚刚建成,百废待兴,BUS集团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BUS集团提出我们共建国际物流中心,去洋山港拿港口管理的项目。周校长听了非常高兴,为了项目成功又紧急电邀方教授和管思聪来上海,以壮大我们这边的研究阵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老朋友在上海大学相聚,自然是非常高兴。老管事前也做了一番准备,他收集了大量国外港口管理的大量资料,准备在会上做一个演示。但是老管的材料都是英文的,而它还不会用汉字输入。于是我便找到了自己的国际联络员的位置,充当起给老管当文字翻译的工作,把他的材料写成汉字的PPT,以供演示使用。方教授则是负责联系国际上知名企业的高管,他和这些公司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第二天和BUS集团高层以及上海大学部分领导的座谈会开的非常的成功,方教授和老管的发言也备受众人重视。会后,周校长跟我们说,上海BUS集团的意思是双方共同成立一个上海国际物流中心,双方以投入资金的多少占有股份,我们几个以技术投入占一定份额的干股。周校长的话说的我热血沸腾,想不到有这么好的机会,一下子就成身家百万以上的股东了!周校长走后,我们仨在宾馆闲聊。我是觉得不可思议,天上不会掉馅饼吧。方教授却说这不奇怪,当下上海经济突飞猛进,这样的机会天天都有,抓住了就什么都有了!于是我们又谈起要在上海买房,那时我都看了不少房产中介了。上海大学延长路附近三室一厅的房子也就百八十万,小一点两室一厅的才六七十万。但是我说,实在是太贵了!2004年,我在深圳买的房子才三千元一平,沈阳买的房子才两千多一点,上海这种动辄八千一万的房价在我眼中就是天价。方教授却是豪气干云的说,要买房我们就合伙买一个门洞,不就12套吗,自己不住就算投资。可惜当时只是吹了吹牛,要是真买了,现在可真是发大财了!
第三天,我们一行和BUS集团的人一起去洋山港,参观那里的集装箱码头。和我们接洽的人好像是上海铁路局的。路上他跟我们吹嘘了一通全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前景,他们也是想揽下洋山港的集装箱铁路接驳转运的业务。一趟跑下来我们都精疲力竭,回到宾馆我们也只能等上面高层最后的决定。可惜呀,饼画得太大了,我们没有吃下来。原来BUS集团的领导层正面临换届,一时间领导根本没心做这件事,合作成立国际物流中心股份公司的事最终就被搁置起来了。我们合伙买一个门洞房的大泡泡还没吹起来就破灭了。
第四天,方教授带我们去他哥哥家做客。那时他哥还没搬进他的别墅,他家租的房子真是太大了,两只纯种德国牧羊犬高大威猛,去过了才知道什么是富人的生活。方教授留在他哥哥共叙昆仲之情,我和老管只能自己去找乐子。老管想吃烤鸭,于是我便带他去了淮海中路的全聚德。我点了半只鸭子,又点了好几样菜,哪知道老管吃完吵吵没过瘾,说我小气连一只鸭子都舍不得。我说不还有别的菜吗?他却说他只想吃鸭子。我说那再点半只,他却说,算了,就算我还欠他一只烤鸭!碰到这样的“无赖”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掏钱请他吃烤鸭,吃完了他嘴一抹,我却还欠了他一只烤鸭!前不久我们通了微信,他还找我讨债,我只好承诺他来沈阳我请他吃烤全羊,于是我欠他的一只烤鸭长大了成了一只烤全羊,没天理呀!不过我真的盼望着老管能再来沈阳,共叙我们多年来的友情,我也好还了这笔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