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电子商务15.1第四次访美

标签:
回忆录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2001年,我应方教授的邀请再次访问美国北卡州大。此时,管思聪已在亚特兰大工作,陆建钧也去了圣何塞。不过老朋友走了,又有了新朋友,廖毅和他夫人小吴一起来机场接我。说来这次还真有一番周折,我乘坐的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是从北京到底特律,再转罗利的航班。我在北京办登机牌时,值机人员说是我的后一班航班已满,帮我转到下一班。下一班航班要晚上12点多才能到罗利。原来航班是晚上9点就能到的,我在家已经用邮件跟廖毅联系好了接机事宜。当时还很少有人用手机国际漫游,我干脆就没带手机,所以航班变化我就没办法通知廖毅。我心中十分担忧,害怕要在罗利机场待一夜了。到了底特律,由于航班更换,我有5个小时的等待时间。首先我找美国航空的柜台值机人员,要求帮我把航班换回我原来的航班。那人态度极好,帮我一查,说是有空位,他马上帮我换过来。可是他在终端上操作了半天说是,不行,你有托运行李,为了航班安全,现行规定不允许给你调换航班。没办法,我只好设法给廖毅打电话。我找人换了5美元的硬币,在投币电话里投了8个硬币,电话却始终打不通,我最终只好放弃了。当我半夜到达罗利机场,取了行李过了海关,已经是半夜1点多了。当我满怀忐忑地走出出口时,就看到廖毅和小吴在空空荡荡的接机大厅里朝我微笑,我感到一阵的温暖,心中充满了感激!廖毅告诉我9点钟那班就来了,没接到我,他们就来这班航班试试,要是再接不到我就只好放弃了。
廖毅也是华科大毕业的,跟我也算是校友。上次1998年我来美国时,我们就相互认识,不过当时接触不是太多。这时,廖毅已经毕业了,正在SAS实习。 SAS就是著名的以商业统计著名的软件公司,它就是北卡州大统计系的教授办起来的,总部就在罗利。所以北卡州大的很多毕业生到SAS去工作,廖毅就是其中一员。他的老婆小吴是清华的高材生,1998年那次他们还在恋爱,不过这时已经是一家了。
廖毅帮我租好了房子,我一不知地点二没有钥匙,所以他不来接我,我还真只有在机场待到天亮。这次租的房子我很是满意,地点就在北卡州大的标志Bell Tower(钟塔)的对面,离校园很近。离我平时购物的卡梅隆村(Cameron Village)也非常近。我们一栋小楼共三层,一楼是教会活动中心。二楼三间房住三个人,除了我还有一个中国学生一个越南学生。三楼顶楼比较小,住了一个美国学生。我的房间带一个独立的卫生间,有一个抽水马桶,虽没有淋浴房不能洗澡,但有洗脸池可以洗脸刷牙。这就让我非常满意,至少再也不会有和人抢厕所的尴尬了。
廖毅把接待我当做是他的“任务”,每周他们去买菜时都开车来接我一起去。因为原来老管和陆建钧都是这样做的,他便继承了师兄们的老传统。周末时,又带我到处去逛商场,带我去看他们买的新房子。他们的新房子在开瑞城(Cary Town),那里是罗利市郊的一个繁华的小镇,很多在著名的“三角科学公园”(Triangle Science Park)里的高科技公司工作的人都在那儿买房子。廖毅他们两人住一所大房子,一楼二楼还有些家具,到了三楼就是一片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所以我跟他们开玩笑说,你们得赶紧生孩子,不然你们的房子太空了。晚上他们带我去餐馆吃饭,记得是一家中国火锅店,叫做“妈妈锅”(Mom Wok),名字太好记,所以我记住了。很快我就跟他们两口子混得非常熟了,他们知道我喜欢吃披萨,还舍不得多花钱。于是总带我去一家名为“CC Pizza”的披萨店,那里有3.99美元的披萨自助餐。我每次去都要吃个肚子圆,感觉非常的过瘾。
听说我来了美国,老管专程从亚特兰大飞过来跟我见面,老朋友见面自然有一番彻夜长谈。第二天他去看一个在著名内衣公司Fruit of the Loom实习时的一个朋友,他朋友是个伊朗人。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说起我下过乡。伊朗人问我乡下人有肉吃吗? 我说有呀,他们把腌好的猪肉挂在房梁上,来了客人就切一块。老管急忙纠正我说,是牛肉。我却固执地说,不,是猪肉。伊朗人脸色阴沉,老管急眼了,忙拉着我小声说,他是穆斯林,你怎么不懂呀!当着主人面犯主人忌讳,这大概是我在美国最囧的一次。
顾教忠知道我又来了美国,也打来了电话。这时他已经到马里兰州去了,他在那里开了一家软件公司,据说还很赚钱。他要我去他家玩,他问好我的时间,于是便给我买了往返机票,这样真诚的邀请我怎么能够拒绝!于是我便又去了马里兰。老顾的公司在马里兰州西部的一个叫哥伦比亚的小镇,这地方离华盛顿特区,西佛吉利亚州都不远。这里是美国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大量科技公司在此聚集,经济十分活跃。老顾家的房子非常漂亮,独立的小楼,三层带地下室。那天晚上我在老顾家地下室里和他一起观看了一场重要的拳击比赛,好像是美国的著名拳王梅威瑟的一场比赛,老顾看的激动不已,我却没有太多感觉。第二天,老顾开车带我去首都华盛顿,好在这里我早就游览过。随便逛了逛,到出国人员服务部随便买了点T恤,化妆品,保健药,便回去了。临走那天,老顾带我逛超市,他们那儿有一家超市叫“超级新鲜(Supper Fresh)”,我看里面的菜都很不错,价格还便宜。老顾便说,你就买点点回去吧,反正到那边也有人接你。于是我就买了一大提兜菜坐上了飞机,从北卡罗来纳坐飞机到马里兰买菜,我真是奢侈呀!
说完生活说工作,这一次访美我主要的研究就是电子商务。当时电子商务刚刚兴起,我的设想就是想看看在这个新兴的行业中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专业的人来做。我把我的想法跟方述诚老师说了,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在美国的最大优点就是大学里各种杂志和研究资料齐全,而且网络条件好,什么资料都可以查的到。于是我便开始了我电子商务中的有关建模与优化的文献的搜索与整理的工作。当时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已经出现,但还不是很多。我经过几周的查阅,总结出电子商务中建模与优化研究的7个主要方面。包括:
l
l
l
l
l
l
l
我查阅了大约500余篇论文,从中选出60多篇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以上7各方面的一共18个典型的模型与优化方法,写成了一篇综述性的论文。论文非常长,有50多页。方老师挺忙没时间看,就让他的合作者纳特Nuttle教授帮我看。纳特是美国人看英语改英语自然是他的强项,经纳特改了英语,又经方老师审阅了论文内容,我并把这篇电子商务的综述论文投到《IEEE Trans SMC Part-C》去了。不过这一次运气不够好, 碰上该刊编辑部改选换了人,而新主编来了改成网上投递稿件。结果我们的用老办法投稿的稿子被积压下来,我又没有去追问,结果给我们压了差不多两年,让我从网上重新投稿。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时过境迁,好多新的研究都出来了,所以我们的老综述就显得有点过时。稿子最终被拒绝了,我非常生气,打这之后我再也不给IEEE SMC Part-C投稿了,虽然之前我在它上面发过好几篇论文。
光写一篇综述哪够呀,于是我又试图从我综述的诸多模型中找一个来练练手。我的选择是网上拍卖,因为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多。我设想拍卖网站有多个物品需要拍卖,这些物品有一定的关联关系,由于竞价人的情绪可能受到前面拍卖的影响,所以一件物品的成交价格可能对其后的物品的拍卖价格带来影响。那么,对于多的物品的拍卖应该按什么顺序进行就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针对这种涉及人的情绪和愿望等难以量化的因素,最好的描述方法自然还是用模糊集合,用了模糊集优化方法自然就该用我上次来美国时提出的嵌入规则的软计算方法。于是一篇采用模糊集描述竞价人的出价愿望和标的物估值,用软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的多个物品的拍卖排序优化的论文便成型了。论文又经方教授和纳特郊游修改,我们投到了模糊数学的顶级期刊《Fuzzy Sets and Systems》(模糊集合与系统),很快就被录用了。
这次美国之行是我对电子商务中的建模与优化问题研究的启蒙之旅,虽然写了两篇论文最终只录用了一篇,但我觉得这次访美成功还是很大的。因为,凭着我对电子商务建模与优化的这个领域的了解,给我下一步拿到基金委的重点项目打好了基础。那篇综述论文虽然没有被IEEE录用,后来我在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上在了大会报告,论文后来也发表在《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清华大学学报)上了。另外,我还见了老朋友,增进了友谊,并为我第五次访美埋下了伏笔,不能说成果不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