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7黯然退出863

(2022-03-27 11:41:40)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投标虽然没中,生活却要继续。回到沈阳,正好赶上我家新换购的新房即将建成,蕙丽催着我陪她看房,找装修公司。因为学校要求我们拿到新房钥匙后,必须限期腾出旧房,让接手旧房的老师能够尽早搬入。我们家的新房是18层的电梯房,我家选的是第17层,三室两厅两卫一厨,建筑面积145平米,的确非常的好。打2003年搬入之后,我家一直住在这里,我想我和蕙丽我们老两口多半会在此终老。

14.7黯然退出863
   
 (我望湖而居的住宅,2012年沈阳南湖)

搬进新房后的一天,忽然接到王成恩的电话,他问我看到最近的《新语丝》没有?我说这些天忙着装修房子搬家,哪有闲工夫看那玩意儿?《新语丝》是方舟子办的一个学术打假的期刊,我是非常支持方舟子的这番作为的。虽然不代表官方的意见,但多少也能起到令“乱臣贼子惧”的作用。王成恩说,那你赶快跟哈工大的徐教授解释一下,他可能对你有所误会。原来《新语丝》刊登了一篇来自国内学者的匿名文章,文章说可重构ERP的招标是哈工大自己招标,自己中标,存在不正之风。虽然这次招标是科技部牵头,但实际上的确是徐教授在主管,而中标的正是徐教授的副手,无怪乎会有一些非议。

老实说,中标结果一出来我心中也有腹诽。不过我一向直来直去,有意见肯定说在当面,不会在背后搞小动作。再说这些年来,在863/CIMS管理与决策组工作,徐教授是组长,我是专家组成员,我们关系一直不错。我们组能持续拿到863项目,显然跟他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再说在国内,哪个教授敢不为本单位“谋利益”,回到学校你还混不混了?所以我很理解哈工大中标这件事,根本不会去 “背后捅刀子”。但是王成恩建议我主动去向徐教授解释我觉得我做不出来,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我没做的事有什么好解释的,你误解我是你的错,时间将证明你误解我了。

我从1991年承担863/CIMS管理决策租的课题,至此已经十一年。由于我们组在研究中一直成果累累,组里总是好评如潮,当然在中国自古“娥眉招人妒”,“出头的椽子先烂”等格言,背后损我们的人也不在少数。1994年,CIMS在武汉开大会,会议安排我当管理组的召集人。不巧我去了美国没有参加,只是让我的学生参加。回来后,我校王光兴老师告诉我,原来内定你当管理组的专家组组长的,你这一去美国把组长弄掉了。好在我并不在意,我从来就不把“当官”放在心上,再说玩弄权术这一套我也不会。徐教授当上组长后,我还是专家组成员。后来徐教授升了一级,天津大学的齐教授接任专家组长,我就连专家组成员也不是了。我在CIMS中的地位真的是“每况愈下”。但至少那时我还能拿到课题,当时我想只要能拿到课题,其他都是次要的。

2000年以后,863规定理论跟踪类课题限定申请人年龄不超过50岁。这时候我已经52岁了!眼看着我失去了承担863课题的资格。当时863内部有个说法,超龄的老863人可以让副手领头申请。于是我便让胡清河、庞哈利领头申请,而我作为执行负责人在课题中起主要作用。但是从2003年起,让胡清河和庞哈利打头的连续两次申请都没有成功。这时候,CIMS的所有的会议都不请我参加了,课题也申请不上了,我隐隐感到我已经被排斥在863之外了。

863/CIMS是我研究起家的地方,也是我陨落的伤心地,这份“爱恨情仇”都埋在我心底的最深处,然而我还是怀念在863/CIMS中的那些岁月,还有认识的好多同行和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