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4.5敏捷制造ERP的专著

(2022-03-26 15:58:24)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2002年,我们在敏捷制造ERP方面的工作已经在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学术影响。这时,机械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好像是姓李,给我来邮件希望我能在他们出版社出版一本专著。正好这时,我的几个做AM/ERP的博士生,周金宏、裴菁、赵晓煜、曹洪医等都已经毕了业,他们的博士论文就是我手中的素材,于是我欣然答应了李编辑的要求。我把我的出书计划和挑选的一些章节样稿寄给李编辑之后,不久机械出版社就给我寄来了出版合同。签好合同后,我的撰写工作就开始了。

严格说来,我们的专著撰写工作应该是从我们的研究开始之时起就已经开始了。从这本ERP的专著起,我创造了一种指导博士生和撰写专著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首先我把一个大的研究专题,比如这次的“敏捷制造ERP中的建模与优化”,分为若干个子问题;然后把这些子问题分配给若干个博士研究生展开研究工作;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取得进展后写成博士论文;整个研究工作完成后,我把博士生的论文中的核心章节挑选出来,组织整理成研究专著。虽然专著的署名是我一个人,但我会在前言中注明:某一章来源于某位博士生的博士论文。这样做的好处是,

第一,由于是多位博士研究生的工作的“浓缩版”,专著的研究水平一般比较高;

第二,由于博士生论文的章节将是我日后专著的章节,我必然要严格要求,所有的文字和数学符号我都不允许出错,并要求格式统一。

第三,博士生的论文被收入到研究专著中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在学校工作的毕业生自不用说,博士论文被收录到专著中也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肯定,对他们的提职晋升都是有好处的。对于到企业工作的博士生,特别是当年正是ERP人才紧缺的时候,周金宏和裴菁到ERP企业都得到了重用,成为企业的骨干,拿到了让我都艳羡不已的高薪。

专著的名称最后定为《敏捷制造的ERP及其决策优化》,我将全书分为10章,第1和第2章分别介绍企业资源计划(ERP)和敏捷制造的基本概念。第3章介绍我们设计开发的面向敏捷制造的ERPAM/ERP)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第4章至第9章讨论敏捷制造中的新的决策优化问题的模型和算法。其中第4章介绍动态联盟组建中的决策优化问题,包括项目挑选,网上竞标和伙伴企业挑选等。第5章讨论分布式多工厂生产计划问题,包括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和考虑多种运输方式等不同类型的问题。第6章介绍动态联盟的风险分析和防范问题,包括风险防范资金的投入和备用伙伴的选择问题。第7章讨论分销网络的设计优化以及供应商的挑选问题。第8章则讨论新产品的选择,开发计划,开发任务分配和投入时间计划放线的一系列优化问题。第9章则介绍企业业务过程重组的定量化方法,包括基于活动—组织流程图和基于过程代数的两种分析方法。最后,第10章是一个简短的结束语。

这些内容涵盖了系统工程、管理工程、运筹学和计算数学等多个学科,先进制造、供应链管理、智能计算和软计算多个研究领域。书中在模型与算法中大量使用了线性和非线性规划,机会规划和模糊优化,遗传算法和软计算,等多种数学方法与计算方法,并附有大量的计算实例。本书可供从事ERP设计开发、敏捷制造研究应用、系统工程和运筹学教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系统工程、管理工程和计算数学的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阅读参考。

除了我自己的工作之外,凡是学生的工作我都在前言中予以注明。其中第4章主要来源于裴菁的博士论文,第5章主要来源于周金宏的博士论文,第6章主要来源于曹洪医的博士论文,第7章主要来源于赵晓煜的博士论文,第8章主要来源于宫俊的博士论文,第9章主要来源于唐志文的博士论文和黄海新的硕士论文。当然我也注明了增进参加过本项研究的其他同志,包括作为执行负责任的黄敏老师,还有参加过研究的硕士研究生,虽然没有使用他们的论文。自然,也对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以及众多参加过我们课题的评审的专家们的指导和支持表示了感谢。

14.5敏捷制造ERP的专著

专著在2003年正式出版了,当时定价是多少我早已忘记。只记得这本书卖的还不错,是我出版的十多本书中,除了《智能优化算法》之外卖得第二好的书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