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3指导博士生

(2022-03-20 14:42:14)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1995年,我获准申报博士生指导教师,就是俗称的博导。当上博导后就可以独立招收博士研究生了。在我申报博士生导师的过程中,唐加福正在研究生院工作,他明确向我表示要读我的博士生。于是在我申报过程中有一个“预定的学生”在给我帮忙,给我传递消息,帮我补充材料。虽然他并不能决定我的申报成败,但有个人通报消息总还是令人放心不少。评审结果下来了,我成功地当上了博导。

在我刚刚获批还没有列上招生目录时,就有学生找上门来了。我的第一个博士生是王玮,她考分上线但因报考的老师名额满了没能录取,于是通过我的硕士生万福才找到我,这样王玮就成为我的第一个博士生。不久后,我的招生目录出来了,由于当时我们系统工程专业只有我一个博导,所以报考的学生非常多。连同在职的老师,我一开张就招了6个博士生,他们是唐加福、黄敏、杨圣祥、高林、范英俐和吴悦。我的研究组一下子就兴旺起来了。我还推辞掉了好几个,不然的话学生更多。在我的博导生涯中,这一批学生是我最好的学生,以后的学生除了刘黎黎、王洪峰、张瑞友、王俊伟,和后来的刘旭旺之外,再难和我首批招收的这些学生相比。我也不断地在反思,是我以后指导不尽心了吗,我想绝对不是。我认真思考后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学学术研究的气氛越来越差了。学生们受社会影响,社会越来越功利化,他们又要去找工作,要挣钱,在学术研究上的心越来越淡。另一个原因是到后来,系统工程增加了好几个博导,好学生被分流了。而且我们东大的研究生质量也是每况越下,所以博士生质量下降也是在所难免。

12.3指导博士生
     
(我和我的学生们,1999年新年会餐后)

12.3指导博士生
     (左起:杨圣祥,范英俐,我,唐加福,高林,1999年沈阳东北大学答辩之后)
12.3指导博士生
 
  (吴悦,我和黄敏,1998年底沈阳东北大学答辩之后)

我自己不喜欢坐班,自然要没有能力去要求学生天天去实验室。我管理学生的方法就是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营造一个相互竞争的学习气氛。我照搬了FANGroup的每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会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口语水平,我每个月还举行一次只能说英语的学术讨论会。开始每次英语学术讨论会都是我自己讲,后来也有学生申请来主讲。当然在学术讨论会上我也会经常讲些激励年轻人努力的大道理或“小道理”。

我们每次有一个人做自己工作的报告,当然也可以讲文献。结束时我会征求有没有同学申请下一次主讲,一般来说总有人申请,如果有不止一个人就安排到下下周。当没有人申请时,我有时候会点将,实在没有合适的人我就会自己来讲。每次报告人要求认真制作PPT,每次我还会安排一个同学做记录。这样严肃的形式也让同学们在做学术报告中得到了提高和升华。报告后讨论也非常激烈,都是相互熟悉的同学,互相指出问题或是提出更好的点子经常发生。虽然每个人研究的方向不一样,我跟大家说,我们的学术讨论会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做一篇博士论文,听十篇博士论文!”应该说我们的学术讨论会办的非常成功,很多同学毕业后都会表示非常怀念我们一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会。

我们虽然没有像FANGroup那样每周有聚餐,但是我们每年年终都会聚餐,自然是我请大家。同学们这时都会非常兴奋,会喝掉不少酒。按我们组的传统,每个首次参加聚餐新同学,可能已经来大半年了,必须“打圈”,就是给所有比自己先来的师兄师姐敬酒,一人一杯。当时我们常开3桌,20多杯敬下来人基本就不省人事了。所以我们组里锻炼出了很多喝酒的高手,像王洪峰、胡清河都是我们系统工程所里的“酒头”,也就是喝酒的头牌。

每到期末或是年底,有时甚至是期中,我们都有一个研究成果汇报会。在这个会上人人都要汇报自己这一段时间以来的研究工作进展,包括发表的、录取的和在投的学术论文,还要讲一讲自己下一段工作的设想。每次都是从我开始,那些年我的工作总是十分靓丽,算是给学生打了一个样。而后从大到小,依序汇报。快毕业了的同学自然工作多多,讲起来沾沾自喜。我也会一一给出点评,好的自然表扬,工作不行的我就会敲警钟,提示他/她这样下去就不能按期毕业。到了低年级同学,自然只能说上了什么课,学了什么东西,博士论文打算怎样入手,在师兄师姐的压力下,他们自然晓得不努力不行。在这种相互竞争的氛围中,我的学生大多知道要努力学习,也会暗中相互攀比发表的论文多少,发表杂志级别。最典型的一次是在一次年终聚餐后,有一个女同学扬言,她将是我的学生中最优秀的,并公开向男生叫板。好几个学得好的男生自然不服气,大声应战,“不信咱们将来比!”

这样有血性的年轻人他们将来怎么可能默默无闻,我这当老师的为此无比自豪!

我当博导20年,一共指导了72名博士生,共有67人获得博士学位,有5人因各种原因终止了学业。我的学生很多都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这是我这辈子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2.2开设新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