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2开设新课

(2022-03-20 14:24:08)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19951月,我从美国回到了东大。在美国时我查阅了很多当时兴起的新算法的资料。包括遗传算法、禁忌搜索、模拟退火,以及人工神经网络。那时候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还没提出来呢。这些算法到底叫什么众说纷纭,有的称之为“高级启发式算法”,有的叫“智能优化算法”,有的叫“进化计算方法”,总之不一而足。我认识到对我们专业来说,优化是必不少的工具,并不需要追求理论上的完美。因此掌握这些实用的优化计算方法对于工程应用有很大的好处的。而这些算法当时正是研究热点,对于研究生写论文发表论文都有大大的助益。于是我提议开一门关于这些新算法的新课,名字就叫“智能优化算法”,这名字响亮吸引人。我的建议得到了杨老师和其他老师的支持,当我的课列入1996年的研究生选修课的目录时,我们教研室的所有老师的研究生都选修了我这门课。

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三去北京图书馆查阅资料,当然大多是开会顺便。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准备好了“智能优化算法”这门课, 开始主要讲授遗传算法,禁忌搜索,模拟退火和人工神经网络这几种新算法。后来随着新算法不断出现,我又陆续增加了蚁群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等算法。这门课一开出来就受到了研究生的欢迎,很多博士生也都来听这门课。记得有一年,先是在小教室上,后来挤不下了,应同学要求换到了一个大教室。结果没几次又挤不下了,只好又换到一个阶梯教室。记得当时上课时异常火爆,教室里早早就有学生来占座,到上课时窗台上都坐满了人,后排靠墙还有站着的学生。这是我教学经历中最辉煌的时刻。

对于这几种算法我都是自己做过计算,各种算法有什么特点,什么优化问题适合用什么算法,我都有切身体会,所以能讲的有血有肉,让同学们听了课能有真正的收获。加上当时国内对这些算法的研究还刚刚开始,仅有几篇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的论文,用神经网络做优化的论文也是少之又少,而禁忌搜索则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都没有。所以同学们听了我的课很快就能上手做,发表论文就非常快。这正是我的课能够如此受欢迎的缘故。

这门课我从1996年一直开到2006年,后来我因病住院了又要出国访问,只好把这门课让给我们所的年轻老师上。我的博士研究生,王俊伟、王洪峰和张瑞友都讲过这门课。现在这门课还在继续上着,只是我离开十几年后讲的内容跟我当年的内容是否有所变化?应该有变化,与时俱进嘛!

2006年我校研究生院提倡教材建设,鼓励老师写教材。于是我申请了一项优秀教材出版资助计划,申请批下来了给了我1.5万元。正好在这个时候,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刘英老师联系我,我就提出要出版“智能优化算法”这本教材。在此之前我已经有好几本书出版了,所以出版立项很快就批准了。这时我已经是个十分忙碌的“大教授”了,像以前那样自己独立写书已不大可能。于是我便邀请王俊伟、王洪峰、张瑞友和郭哲跟我一起写。他们一个人负责一种算法,我自己写前言和前面的三个小章,然后由我统调定稿。书很快就写好了,2007年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在我要求下,书价定得很低,好像才27块钱。所以上市后很快就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书卖的相当不错。没几年又在版,当然还涨了价,这本书是我出的所有的书里卖得最好的。可惜那些潜心研究所撰写的学术专著实在是“阳春白雪”,根本无几个人光顾。这不能不是我们学者的悲哀。

12.2开设新课
       (《智能优化方法》封面,2007年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