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10决定回国去

(2022-03-17 15:46:05)
标签:

回忆录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1990年夏天,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颁布了法令,宣布199061日前从中国来美国的访问学者和学生可以享受回国服务两年的豁免。因为原来的J1签证持有者签证期满后必须回国服务两年才能申请其他的签证,有了老布什的这个政策我们这些人就可以不回国了,直接转其他签证。这样我们这些国内来的访问学者都可以留在美国工作,然后就申请美国的绿卡。消息传来之后,不少人都在考虑转成什么签证。对我们J1签证的人来说,要么转为学生,申请S1签证,要么去找工作,申请H1签证。总之过去不通的这两条路现在都畅通无阻了。

这时我还在犹犹豫豫,毕竟哈杰森给我的资助11月才到期。我身边的人有的已在蠢蠢欲动,有的准备考托福,准备转为学生,有的开始找工作。凭着我们的高学历即使找不到教师职务,一般职员的工作还是找得到的。这时候方教授找了我,问我什么打算,我说我还没有考虑好。他说,如果我愿意留下来念博士的话,他可以给我资助。这一份承诺是非常宝贵的,我听了心里十分感动。我说,我还要跟家里商量商量,过些天给他答复。

我写信回家跟蕙丽商量,在等回信的时候我也不断地在思考,我正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怎么走直接关乎着我的乃至我们全家的未来。这一年我已经42岁了,再去念博士,等博士毕业至少45岁了。这时候再去找工作,再去为家人拼搏是不是太晚了?如果直接去工作呢,只能做低层次的工作,工资低不说社会地位也低,我于心不甘呀!而回国呢,有了这次美国的留学经历,我的科研水平大大提高,一定能一显身手,争取到更好的未来。所以从我的角度考虑我更倾向于回国发展。

20多天后我接到了蕙丽的回信,她说一切由我自己决定。在回答我要是回来给家里买什么东西时,她说,她问女儿,女儿说:“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我爸爸!”读到这里,我不觉泪如雨下。女儿的童言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如果我留在美国,蕙丽娘俩一时半会肯定是来不了美国。等我转成学生签证S1,读上博士,再给她们申请S2,可能一两年都办不下来。那么这段时间她们的生活就很艰难。记得临来美国前,蕙丽曽跟我说过,要我在女儿上小学之前一定要回来,不然孩子中午没地方吃饭,周末也没人看。想到这里,我决心回国去,为了我的亲人,为了我的家,也为了我的未来。

当我再遇到方教授说起此事时,我告诉他我决定回去。他想了一会说,“你决定回去,说明你跟别人不一样!要是你留下来,我会觉得你还是跟别人一样。”方教授的话让我想了好久,他好像是在夸我,却又没有一个字在夸我。是的,我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我要做我自己!

就在这一年的11月初,我登上了回国的航班。这一天我记得很清楚,顾教忠送我到机场。那一天风很大,我先乘坐UA Express(美联航快线)从罗利-德赫姆机场到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小飞机只有十几个座位,还空了一半。在大风中飞机像是海面上的小船上下颠簸,令人惊心动魄。在杜勒斯机场换上大飞机后,起飞不久飞机剧烈抖动,头顶上的行李箱发出各种怪响。忽然好几个行李箱盖自动弹开了,有几件小行李掉了下来,幸好没有砸到人。我旁边的一个白人老妇人不停地划着十字,看来害怕的不是我一个。幸好飞机很快冲到了云层之上,一场噩梦终于有惊无险的结束了。第二天晚上我到了北京机场,蕙丽和自强一起来机场接我,我终于回来了。

我的第一次访美对我的人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从此之后我逐渐在国内崭露头角,一步步走向成功。30年过去,今天回想起来我当年的决策到底是对还是错?实在是说不清。或许当年我不回来,45随后拿到美国的博士学位,然后当上教授,在学术上有更大的建树也未可知。至少我的一家人都会生活在美国,起码不用为我的外孙今后的教育问题发愁。然而人生不能重来,选定了这条路就要认定这条路是对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