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森林砍伐策略
(2022-03-17 15:40:16)
标签:
回忆录教育情感文化杂谈 |
我和顾教忠承担的森林砍伐策略的研究工作老顾放手让我独立完成,用他的话说他只管给我开车。不是他不能做而是他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对我来说这样最好,我可以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不用处处跟他讨论,效率会更高一些。老顾会看人也会用人,他信任我就放手让我去做。正是他有这样人格魅力所以后来他才能成功的开起公司,成为大老板,带领几十号人到处做研究项目。像我这样只会干活不会用人,老觉得别人没有自己干得好的人,只能在大学当老师,永远也做不大。
森林砍伐策略的研究要考虑很多因素,确定性的因素包括:森林的生长率,资金的贴现率;不确定性的因素包括:木材价格的随机波动,还有就是森林虫灾的发生概率。砍伐策略优化的总的目标是贴现总价值的极大化。根据这些要求,我建立了描述森林价值变化的马尔科夫过程模型。针对美国农林部东南森林试验站提供的火炬松的生长数据和松毛虫发生的规律,我用随机动态规划的前向递推算法对模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市场价格各种状态下,很高、高、中、低、很低,以及松毛虫造成的损失大、中、小等各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29.5年为中间情况,分布于29年到32.5年的各种情况下的砍伐策略。
我把计算的结果写成计算报告,并和计算程序和数据录入格式一起送给了东南森林实验站的霍尔姆斯先生,他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满意。我们这份价值6000美元的非全时(Part Time)工作就算完成了。当时并没有要求我们写论文,回国以后我想这个工作还是应该写成论文,于是我就以我们三个人的名义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是“森林砍伐策略优化的随机动态规划模型”。论文投到《信息与控制》杂志上,1992年终于发表出来了,也算是这项工作没白干吧。当然我除了论文还实打实地分了三千美金,这在当时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更难得的是从此我和顾教忠建立了很深的友谊,他对我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任,不然也不会有十几年后他当了老总还邀请我去他那儿帮他做项目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