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塞尔维亚,很多人可能懵懵然,想不起来与此有关的记忆,甚至不知道这个国家在哪里。但说起贝尔格莱德或者南斯拉夫,估计会有一连串名词条件反射般地跳进脑海: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铁托将军、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南斯拉夫、桥、米洛舍维奇、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是的,塞尔维亚就是前南斯拉夫联盟的一个共和国,老一代中国人对它耳熟能详,算是一个从未谋面的老朋友了。
有人说,“塞尔维亚从不富有,但穷而性感”。在贝尔格莱德呆了三晚,新城老城都走了一遍之后,我对此深以为然。如果你读过伊沃·安德里奇的《德里纳河上的桥》或陈丹燕的《捕梦之乡:《扎哈尔辞典》地理阅读》,那么你对这这座城市的体会就会更上一层楼。
贝尔格莱德在历史上命途多舛,是一座“经历了115场战役,被夷平44次的城市”,但每次劫难之后都能浴火重生。远的不说,单单近百年来就经历了一战、二战、波黑战争、北约空袭、科索沃战争……无数的战争和冲突带来深重的灾难,至今这座城市里还有很多有关战争的遗址和伤痛的记忆。
城市的中心位置,矗立着一栋黑色的大楼。大楼歪歪斜斜,钢筋裸露,残存着烧焦的痕迹,楼板断裂,悬挂在高空中,似乎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这就是北约空袭中被炸的大楼,被刻意保留了下来,随时提醒人们不要忘了战争的残酷。
泽蒙新区的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前,当年被炸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一块崭新的墓碑前堆满了鲜花,每天都有国内的游客前来凭吊。墓碑的后方是高大巍峨的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建筑的工人们在上面忙忙碌碌,看样子这栋大厦竣工在即。
郊外的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一身戎装的铁托将军面色冷峻,在深秋的冷风中低头沉思。他是在思考塞尔维亚民族的未来,还是在为米洛舍维奇毁掉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南联盟而痛恨不已?
国会大厦前的公园里,搭着五花八门的帐篷。看了挂在上面的横幅和宣传画,才知道是参加科索沃战争的老兵们在抗议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也不知道他们这样夜以继日地坚持了多少年。一旁的草地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手提高音喇叭来回走动,喇叭不断地响着空袭警报,警报声尖锐而凄厉。旁边还有一个差不多年纪的老头吹着哨子应和,看样子这样的合作也是有些年头了。
当然,贝尔格莱德并不总是与战争有关。如果你放满脚步,走进大街小巷,慢慢你就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多样性:酒吧餐馆林立的米哈伊尔大公街,波西米亚风的斯卡达利老街,优雅休闲的Kafana文化,多瑙河上的游艇夜总会,雄伟庄严的国民议会大厦,永远也完工不了的圣萨瓦教堂,非常有宗教感的圣马可教堂。当然还有那位神一般的天才人物~尼古拉.特斯拉。没有他,历史可能还要在中世纪的黑暗中多徘徊一阵;没有他,我们现在就不会如此方便地使用无线Wi-Fi跟全世界沟通。
P1
P2
P3
P4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P38
P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