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巷深处。古朴与精彩

标签:
茶会休闲时尚与传统 |
分类: 福州旅行之风景美食 |
仓山老领馆区的古榕
杨桥路口相依偎的古榕
茶会所,以茶为媒,以品茗会所为平台,融合现代与传统文化,融品茗茶器、聚会活动、读书文化、美容礼仪、茶餐茶语咖啡为一体的现代都市茶会所,是一个都市人健康休闲慢生活的平台,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聚会的场所,一个让彷徨浮燥的人们得到休憩的精神家园,几年前朋友说,这个想法太理想化了。现在,朋友说,福州的茶会所走多元化经营路线,这样的地方有不少呢,得空去访访。
福州是个宜居城市,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山灵水秀,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城市不大不小,城内,四季绿荫如盖、处处茶香浓郁,有三山、河水江水、汤池,有深厚文化底韵的三坊七巷;城外,有海、山和丰富的温泉资源。走在福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到形态各异的古榕树,古树长须之下依偎着红砖白墙,都市时尚中隐藏着小桥流水,坊巷深深处飘出汤池暖意和鸟语茶香,无论是小茶店门口的一张简易茶桌,热闹街市中的连锁茶店,或是庭院深深处有的古意盎然,有的大气豪华,有的简约时尚的综合性茶会所,总能让人不经意间被飘然而至的茶香所吸引,而心动,而驻足,而柔软。
省政府门前的古榕树
欧冶池的古榕
传统茶会所,经营的是以中产阶层为市场的高端茶,消费阶层面比较狭窄,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福州的茶会所,已经远远超越了经营茶的范畴,有的高端奢华、有的精致时尚,有的幽静古朴,有的简朴平易,有经营茶兼打牌聊天的普通茶馆,有经营精致美食的高端茶会所文儒九号、西宾九号、西湖天下,有坚守和传承茶道、组织茶事活动易安居、华臻会所,有以茶为媒,提供综合活动场所上源会所等,也兼具茶馆、咖啡馆、书吧功能的福来茶馆和衣锦坊的半亩江南,简餐小菜、特色小吃、清淡精美的茶点,与茶馆的清雅相辅相成,综合性茶会所,增添了务实而时尚的气息,符合快节奏的现代人的休闲要求,福州的现代茶会所,形成了茶为平台的,集茶、美食及各种文化活动为一体的休闲场所,有的高贵典雅,有的平民大众,形成多功能茶会所,探索会所新模式,也许,就象国外的咖啡馆一样,人们说,“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福州的茶馆会成为将来人们休闲时必去的地方,无论爱茶人士、都市年轻时尚一族、还是商务人士,都能各安其所。
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然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难得有这样的时间,更不易寻到瓦屋纸窗的环境,坊巷里的茶会所正适应了都市人的休闲商务要求。
《三坊七巷志》中说,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全国少见,江南少有。院落内,庭院与厅堂、居室与花厅、书房与假山园林相互辉映,年代久远的柱梁、斗拱、雀替、窗棂雕花精美细致,与宁波门、六离门、美人靠搭配绝佳;重重风火墙,从高处俯视,如万顷波涛;巷外望去,门楼秀丽,粉墙黛瓦,巷内景致,坊巷相连,青石铺地,庭院幽静,构成完美的建筑体系。随着三坊七巷修复的深入,坊巷内的茶舍会所,渐渐增多了起来,坊巷深处的茶会所,既不失都市时尚,又有着独特的人文气息,加上庭院深深古朴幽静,别有吸引人的意趣。三坊七巷越来越有味了,每到周末,每得空闲,便出门寻访,被坊巷里的景色和会所的相得益彰所吸引,赞叹着福州之美,感叹着身为福州人之福。
建设中的三坊七巷这句广告语说得好:古建筑下的时尚风情。一条只有古建筑的街区,代表过去曾有过的辉煌,现代时尚和人文的融入,与传统文化融合,让古街勃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光禄坊、文儒坊、衣锦坊,是过去福州坊巷中名人最多的地方,小桥流水之中,正在打造福州会所一条街,很令人期待。
品茶,离不开茶食。茶食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朝,《诗经》记载“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唐代储元羲写过《吃茗粥作》,“龙井虾仁”因清代乾隆皇帝的赞叹而名扬天下。红茶暖胃,岩茶普洱消食,绿茶铁观音富含茶多酚,用不同的食材与不同的茶类制作茶食,营养和口味互补辉映,做出口感丰富又去脂解腻的滋味,如今市场上有不少品牌茶食品,有传统的搭配方式,亦有创新,品种丰富,口感清淡,如红茶面包、绿茶巧克力、红豆糕、藕荷糕、玫瑰茄、红茶酥、绿茶梅、绿茶饼、普洱牛肉。此外,西点和港式点心配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如烘焙屋的糕点以及茶餐厅的茶点等。过去,人们吃西餐讲究红葡萄酒与肉,白葡萄酒与鱼搭配,对于中国茶食品与茶相搭,老话说:“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甜食搭配绿茶,酸的食品搭配红茶,咸的食物搭配乌龙茶来喝,无论是从营养还是从滋味互补的角度,都有其科学道理,与茶相伴的茶食,应当清新淡雅,不宜太油腻,以免盖过茶的清香,周作人说:“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清淡的茶食。”梁实秋亦说:“上好的龙井茶,开水现冲,风味绝佳。茶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矣。”不过,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如今已不完全拘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