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中东人的交响乐

(2016-05-21 14:25:32)
标签: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德黑兰交响乐团

伊朗音乐

自新大陆

东方艺术中心

分类: 艺苑走笔
        今年上海之春的闭幕音乐会,由伊朗德黑兰交响乐团担纲演出。
        来到东方艺术中心,照例,远远就听到了倒票叫卖声,南腔北调一声接一声,一路不绝于耳。这些年去了五、六次吧,每回都如此。
        听众坐了七、八成,不算多。有不少中东面孔,这边那边,零零散散坐于各处。后来每每一曲结束,我同排的一个吹口哨大声喝彩,当是伊朗人无疑。
        中东人的交响乐是第一次听。去年曾到过阿曼、阿联酋、约旦,知悉了那里有交响乐团,小小一愣。一直感觉伊斯兰与由基督教音乐衍变而来的西洋音乐会有情感上的矛盾冲突,若他们没有交响乐团亦属正常,有,反倒略微诧异了。
        乐手们从两边登场,一式黑衣服,非西装。女的不少,一数,三分之一强。女的年轻苗条,戴黑头巾,脸型瘦削好看。到过中东,见识过那里人,男的英俊女的漂亮,面貌身形俱佳。
        闭幕式,像是改革了,没人上台致闭幕词,就舞台底处挂块屏幕,放几分钟投影,简略作些节目和演出者的回顾。不过感觉并不好,老调套话,虚情空洞。
        上半场八个节目,十首乐曲,其中三首是为小提琴和乐队所作。都是伊朗作品,风格不算很强烈,但能明白属于中东。他们的音乐比起我们的似更容易被西洋乐器表达,更适宜于交响乐。都是三、五分钟短曲,没有铜管,木管是单管编制。撑场面的弦乐音色感觉不错,小提琴温馨柔和,统一感强,整齐划一。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的人数之比上半场是12与8,下半场更是15与8,远超常规之极限。因乐曲短小,独奏小提琴也没展示技巧机会,只有些地域性风色的表达。
        下半场是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基本可以,管乐相比弦乐稍弱些,铜管音色缺少金属味,不够满足,圆号还咕噜了两三下。木管么,穿透力不够,尤其长笛。那段英国管旋律是由女性吹出,离感动还有点距离。
        上半场的指挥已78岁,曲目有一半是他自己的作品。下半场的指挥动作幅度大,形体语言丰富,表达出色,可以欣赏。
        看说明书介绍,德黑兰交响乐团创建于1933年。够早的。我井底之蛙了,竟疑问中东有无交响乐团。有如此历史,亦可见得伊朗社会文明、文化面貌之一爪一鳞,一斑一点。
(2016.5.21.)
听中东人的交响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