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七月,一个字:热!两个字:极热!三个字:热疯了!总而言之,不管如何说,都是热!热!热!七月的上海,室外如蒸笼,地上如烤炉,墙壁如烘箱,人走在太阳下,如似热锅上蚂蚁。
这个七月,一下刷新了上海气象史上几项纪录。全月共出现25个超过35度的高温日,超越1934年的23个,成为名副其实的最热七月;7月26日,最高气温达到40.6度,超越1934年的40.2度,成为上海有气象记录141年以来的最高值;23日到31日,连续九天最高气温超过38度,创出史上最长强高温纪录。
或还可有更多数据,但仅凭这几项,足以证明上海今年的七月有多热。我把整个七月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简单平均一下,得出七月日均最高气温为36.7度,日均最低气温为28.14度,再将两者折中,日均气温为32.42度。可怕呵!当然我知道此算法并不科学,仅仅只是简单知晓个大概吧。
何止上海,望向全国,东西南北旱涝并存。涝是灾,旱也是灾,一边水深,一边火热。像杭州,已连续7天或8天超过40度。像长沙,今年高温日已达40天,整个七月天天都高温。这,都是创了当地纪录的。反观今年刚被评上火炉榜的南宁,连遭大雨,高温难现,可谓一个清凉七月。
如此,吾辈算得有幸,在特别年代见证了多多的特别事,既见证了上海的高度,也见证了上海的速度,这回还见证了上海的热度。当然,准确地说,这世界历来只有更高、更快,永无止境。这热度大概也如此吧?
顺便记录下几个数据。1971年至2000年的三十年,上海的高温日年均为9.1天,1981年至2010年,高温日年均为11.3天,而今年七月,高温日已达25天,37度以上的酷暑日已达14天,分别比近十年的年均天数多了11天和8天。如此,从长期看,上海逐年升温明显,且升温速度愈来愈快。
这几十年,是社会生活变化最快时期,气温也随之加速变化。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相应地也成了升温最快地区,领跑全国,今年尤为明显。人呵,追求享乐的欲望太强烈,汽车越来越多,空调越来越多,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突突突突大量喷吐着排放着。如此,气温能不升高?反正人类世界,所有不平等不平衡都是由人自己造成的。有的人就是只顾得满足自己享乐欲望而不愿顾及他人么。
高温已成现实,同在高温下,又显示了各类人的不同面目。南京等一些城市的机关公职人员,自己决定给自己增加午休时间,上班时间由此减为六小时。想想也真奇怪,人在空调房间里上班,外面是28度还是35度跟你又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理由要增加午休时间减少上班时间?相比之下,那些顶着大太阳在38度下照样上班的环卫清洁工们,他们才最有理由增加午休时间减少上班时间,可他们却偏偏被决策者遗忘。隔了一堵墙,墙内墙外两重天,气温两重天,欲望两重天,人心两重天,水火不相容。已在享受清凉的人还想更悠闲,却不愿调拨一点清凉给身处火炉中的人们。此理跟谁说去?坐小车吹空调的是他们,造成升温的是他们,再找理由减少上班时间的还是他们。坐不起小车吹不起空调的,不但要忍受自然的火热,还要被迫承受别人排放的高温。这社会,可憎者总是可憎,可怜者步步可怜。
前几天在报上看到一文,说到某个发达国家,空调外挂部分竟全部是面向自家,即让排放的热风朝自己房屋吹。这一发现非同小可。也许有些国人会嘲笑人家“真傻”,装空调就是为让自己凉快,干嘛还要让热风吹向自己?我尚不知人家这是有法律规定还是民众的自觉行为,起码人家事实上都把困难留给了自己,尽可能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呵。我们这里如何,谁都明白,不知能否找到一个热风朝向自家吹的外挂机?前两天我走过一家知名餐饮店,其窗外三个大空调外挂机并排挂在离地一人高处,那股灼热凶猛的热风呵几乎把我脸烫伤,所有过路者都掩脸跳步逃离。自我夸耀是举世最好的人品最进步的思想,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仅这一件小事,即让说大话者羞得无地自容。坐小车、吹空调、少上班、把热风吹向别人,所有这一切,都是同一心态,都是想把困难推给别人,把享受留给自己。为了自己的舒适,可以完全不顾他人。可憎!
前些天,同样是七月,英国报道说伦敦遭受罕见热浪袭击,连续一周30度以上高温,最高32.2度,导致270人死亡。我们转发这类消息历来是积极迅速的,在冬天也同样,经常转发某国或某地在寒流肆虐下造成多少人死亡,等等,以增加国人的幸福感。可好象我们自己从没报道过因热浪或寒流而死亡的人数。哦,这次像是例外,昨天上海终于报道了已有十余人因非职务性中暑死亡。不过各媒体是统稿,措辞怪异谨慎,弄出个“非职务性”限定词,让人一头雾水。想想吧,连续九天38度以上高温才热死十余人,伦敦30度以上高温仅一周即热死270人,同样大都市,上海人口还更多,两者不知差了多少级别呵!看来,中国人果然神勇,身体如此超级棒,体质如此强健,冬不怕冷,夏不惧热,身经百战,百毒不侵,百炼已成钢,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了?究竟如何,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从各地不时的零星报道中可见,中暑的、热射病的、下水避暑的等死亡病例已不算少,上海一个区的中心医院不就已报道有三人中暑死亡吗?从别人处也听得,亲朋同事中十来天内就有几人因太热而中暑、病故。所以并不是中国人身体特别抗热、耐寒,生命力特别顽强,只不过我们不报死亡总人数而已。关乎政治、关乎面子、关乎形象的数据,总是较隐讳的。其实,开明豁达些,报了又怎的?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事,归罪于天灾不就行了?不是已认定“高温灾害”了吗?否则老让老百姓误以为自己真像吃了神药仙方似的,个个“刀枪不入”,而外国人都是豆腐渣身体,一热就死,一冷就死。
阳台上,几只麻雀唧唧喳喳热烈叫着,张了嘴猛烈喘息。我听不懂鸟语,或许,它们也在叫“太热了”、“太热了”吧?
看今天预报,八月还将继续高温,何时缓解,只有天知道。连续高温日和全年高温日还将延续,或还会再创个什么纪录吧。不过估计不太会超过1934年8月的25个高温日纪录吧。
小时候只知道35度是极值,一年也就一两天,而现在日均高值已达36.7度,一起步就是38度,极值已上40度以上。那就只能素性敞开胸怀,让它烤、让它烘、让它蒸了,仿学一下关汉卿,就当一颗烤不焦、烘不熟、蒸不烂的响当当铜豌豆吧。
(2013.8.1.)
又:据报载,今年上海七月的平均气温为31.9度。(2013.8.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