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那天,上海的最高温度达到了40度,且延续了14分钟,这是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排名第二的高温,那天的最低温度是32.1度,创下了137年以来最低温度的最高纪录。并且,从12日到15日上海连续四天最高温度都超过39度,以至使得8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达到了32.2度,创下了百年最高纪录。截止到昨天,今年上海的高温天数已达28天,由此,今夏无可争议地成了最热夏天。鉴于衡定“火炉”的几项约定俗成指标上海均已达到,“火炉”这顶桂冠看来难以推却了,戴之当也无愧。
气温如此高,人的体感当然难受,我在最热的那天晚上九点走出书展,感觉就如同是一步迈进了桑拿浴室,热气蒸人,热浪逼人,热得闷得几乎连呼吸都受了影响。记得小时候,最高温度只是在35度那一级别,四十年过去,现在朝全国放眼一望,40度已成家常便饭了。
当年35度觉得很热,现在40度倒也照样忍受住了,一年一年的渐进式升温,人也就逐渐适应了。记得年轻时乘公交车,已经满员了却总还能再上人,挤了还能再挤,有限的平方内乘客实载数往往似乎可大到无穷,到最后一点人数,谁都惊得目瞪口呆。
人的适应性和伸缩性确实很强,肉体如此,心神也如此。《国歌》的第一句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唱了那么多年了,如今很多人不照样一个个的自愿做房奴、车奴、工奴、钱奴、婚奴、权奴……适应性太强了,习惯性也太强了,一切的一切,都能习惯,都能适应。
那天站在那儿等车,不禁发想,倘若任由这气温如此毫无节制自说自话发展下去,那45度50度看来也并非天外奇谈,说不定也用不了多久的。那样,人的体温也迟早会去顺应着水涨船高,否则这37度哪能抵挡得住外界高温高热的强力压迫?又哪能存活?
是呵,所有生物自其诞生起本就是在严酷自然环境中逐步进化着自己的,以让自己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嘛,人也同样如此。或许若干年后,体温38度也不算发烧了呢,或许心脏也会像空调那样,除了提供热血热量,还能提供冷血冷量。
人类创立体育竞赛,那是在向自身的极限发起挑战,而这气温,可说是大自然在考验人的生命力承受极限。经过一段漫长岁月后,结局会如何?谁会赢谁会输?
人,还必须明白,所有生物虽然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调节性,但所有生物终归有各自适应能力的最后临界点,不是有那么多生物在漫漫岁月长河中先后消失了、灭绝了吗?而当人类面临了那最后的临界点,那时的地球上会是怎样个场面?谁也不知。(2010.8.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