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才五点,窗外知了已乐呵呵开始鸣叫,晚上,都十点多了,那知了依旧忘乎所以欢欢唱它单调的歌。气温实在是高,从早热到晚,风也转向了,骄阳热气肆无忌惮狂虐大地。
本想写另一篇文字的,因为了这么的热,键盘几下一敲,思路即转了向,也就引出了此文。
中国民间早有长江流域三大火炉之说,指的是重庆、武汉、南京,多少年来一直是约定俗成,名正言顺,同时也名副其实,全国公认。到后来,素性连“长江流域”几字也在流传中被传丢了,头衔更高了一档,成了中国三大火炉。那些年里,身居“火炉”者自认了倒霉,每每聊及此话题,常常是自我解嘲式一笑了之,而身在围墙外者那一刻感觉就像占得了外快便宜似的,露出点不含好意的微笑,暗自庆幸。
早先对“火炉”的认定并没有具体数值标准,只是因了这三大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民国时期延续而来的知名度,以及来往人流的一种感官性主观评说而自然形成。后来有人试图对此进行定量分析,就将三大火炉再加上很多人认可的第四火炉南昌这四个城市的多年气温数据作了统计,结果是平均每年35度以上高温日19.3天,其中37度以上为4.5天,最低气温28度以上的是13.2天,其中30度以上为1.9天。据此,一般就将“火炉”定义为一年内高温日达到20天以上,并曾出现过40度以上高温。
当然这标准显然“苛刻”了些,缘由么不言自明。所以,当迎合了气候变化,重庆、武汉、南京这三大城市前些年连续多年未达到这个人定标准、并且全国气温最高的前三甲也并非就是这三个城市时,“火炉”内人觉得自己是蒙受了不白之冤屈,也就自然而然不约而同地先后在2004年和2005年急吼吼宣布了摘去“火炉
”帽子。毕竟,头顶着“火炉”之帽总不是什么光彩好事,既给本地居民带来些许心理负担,易产生离心力,也对招商引资不利,所以作为一方官员早巴不得把帽摘了。可经过这几年的事实验证,重庆这顶帽子显然是摘早了,2006年它就出现了43度以上的罕见高温,就在前两天,又超过了40度。
武汉和南京的气温数据略微低下了那么一丁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气候转凉了,相反,高温天气正呈现向全国大范围的散发性扩展,就像飞机撒种似的在全国遍地开了花。已达到“火炉”标准的和正积极去达标的准“火炉”们,一个个毫不谦虚地争先恐后竞争着这稀缺的几顶桂冠。
最有力的竞争者当属南昌、杭州、上海、长沙、福州,或还可包括些二线城市,如衡阳、郴州、绍兴、宁德、无锡等等等等,当然,吐鲁番就不用说它了。
其实早在2007年,当三大“火炉”纷纷自我摘帽后,凤凰卫视就评出了新三大“火炉”,福州、广州、杭州位列前三甲,不幸当选。
当然这是纯粹按近些年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比如福州2003年最高气温曾达到40度以上,2007年连续高温日达到了30天。杭州2007年高温日超过40天,其中连续高温日达到26天,2008年的高温日为35天。杭州还有个数据也颇为惊人,它2001年到2007年的年平均高温天数是36.4天,比20天的标准线高出了一大截,而它1954年到1985年的这个数据仅为19.4天。
再来看另几个有力竞争者。
上海2007年高温日是30天,2008年是22天,2009年虽只有18天,但最高温度达到了40度。2001年上海的连续高温日曾达到19天,2005年曾经连续5天超过38度。就这么几个大概的数字,也足以把上海归入“火炉”队伍里了。
长沙去年的高温日超过35天,武汉去年的高温日超过31天。
据一份报纸说,2003年南昌有22天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9.7度(这数据没法核对),真有点吓人。不过2003年夏季整个江西省有55个县市创出同期气温历史最高纪录,这是可查实的。
更让人生怕的是,除了这几个最有竞争力的南方城市外,北方的若干城市近几年也纷纷加入了“火炉”竞争者队伍,如济南、郑州、石家庄、北京、西安等等,还有一批为数不少的二线城市。
济南2007年就出现过40.9度,上个月更是出现了41.4度。也就在上月,内蒙古额济纳旗的最高气温竟达到了当地有史以来最高的42.9度,要知道,那可是属于西北之地了啊。北京今年至今为止的高温日好象已达十四天左右了,就连东北三省,今年也同样遭受了罕见的高温侵扰。放眼一看,如今若大个中国,除去西部几大高原以及一些高海拔大山外,整个平原丘陵地带都已处在了高温控制下,人烟稠密处,已经再也找不出一席清凉之地了。气温和社会烦躁心态正成正比比翼齐飞着。
“火炉”队伍的扩编显然已成必然,即便选它个“八大”或“十大”,看来都完全不成问题。倘若真那样了,火炉内人心态也就平了,不觉有什么难堪了,反正大家都一样名声了嘛,半斤八两,还你嘴硬我嘴软什么?五十步笑一百步有意思吗?
据预报,本市及南方地区高温还将持续,一周?十天?老天爷或许是想把黄梅及头伏里丢失的高温日紧赶着抢补些回来吧。
再望向全球,今年也都超乎寻常的热,日本已连续两周高温,这和我亲身体验过的日本夏季已全然不一样了。北半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发高温警报,就连那么北面的莫斯科都超过了37度,那还说什么?北极海冰面积创下了新低,它六月的融化量创了历史纪录。
说实话,有时侯也会像小孩子那样天真地想,热胀冷缩,气体热到一定程度会爆炸,这地球或许也终会有承受不住的那一天吧,它会爆炸吗?其实也不用说地球,就说我们人类,就说地球上的那么多生物,能熬过40度,能挺过45度,那么50度呢?60度呢?
最后说些话,地球的疯狂发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街上多了那么些汽车,城市里气温就会升高1度,一家家又装了那么多空调,城市里气温又再升高1度,汽车越多空调越多,城市气温也就越高,这是成正比的。任何事情总是有得必有失,万物既守恒又求平衡,乘车人孵着空调获得了享受,同时另部分人就承受了酷热,多了份痛苦。一方的享受是显性的,另一方的痛苦是隐性的,享受是直接的,痛苦是间接的。
假如大家真的体尝到了并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减排”、“低碳”就不至于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仅仅停留在对外宣传上。
那么多汽车那么多空调,都在无意识地有力支持着自己的城市去争夺“火炉”称号。但愿每个人真能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2010.8.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