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吃是最重要一项内容,一顿年夜饭,即把一年的美味尝尽,也就把一年的馋虫一网打尽了,印象极深。从年初一开始,又有一碟碟的糖果、花生、瓜子、核桃、蜜饯什么的,还有家乡送来的山芋干、柿饼,平时吃不太到的东西在那几天里可尽吃,直到把肚子撑饱为止。过一次年,这嘴巴是真值了,够本了。
记得那时,每每离春节尚有几天,各家就开始忙乎准备了,姐姐俩跟了奶奶母亲一大早就去菜场排队,因为那时年货紧俏很多还凭票。临近除夕,蛋饺是提前一天做的,弄个圆底大勺,搁在煤球炉上,拿生猪油在烧热的勺内涂抹一下,然后舀一小勺打散的鸡蛋倒入,伴随着滋滋声响,香气腾起,弥漫于屋内,接着放入肉馅,把蛋皮掀起包成饺子状,再翻弄两下,蛋饺就做成了。等得做成几十个后,满屋子飘浮着猪油、鸡蛋、肉混合成的喷香之味,鼻子也就先于嘴巴,提前享受了菜肴的诱人美味。
提前烧好的还有笋丝煮肉,往往一煮就是一锅;还有酱三丁,由肉、花生、豆腐干等加上甜面酱煮成。鸡也是事先煮好的,但剁开切块稍需些本事,小时候是爷爷弄,后来是哥哥弄,我刀功不行,切年糕时就曾切破了手指,那年糕很硬很难切的。煮这些菜都需要时间,热气不断从锅盖缝隙里咝咝冒出,香气扑鼻,引逗着人的食欲。
年夜饭一般都喝酒,虽然那时我还小,但父亲也会给我们倒上小半杯尝尝。酒是只喝黄酒和啤酒,黄酒都是温热的,一股酒香气,寒冬里喝上几口,从嘴里直暖到肚子里。记得有几个菜差不多每年必有,那是我们喜欢的,如白切鸡、海蜇、皮蛋、花生、熏鱼、烤夫等,其他的荤菜蔬菜,则根据当时情况了,反正鸡鸭鱼肉总是有的。螃蟹也吃过,记得有一次姐姐还把蟹的一对大钳拼成了一只蝴蝶贴在墙上,很形象很逼真。
八宝饭也是必有的,每年都没缺过它,有时侯还有糖年糕。待我到了少年时候,家里每年都自做八宝饭和水果羹,是姐姐哥哥学了来的。
最早的年夜饭是奶奶烧的,后来是母亲烧,等哥哥工作后,他喜欢上了烹调,年夜饭都由他来烧了。
那时我们一家九人,母亲还专门去买了一张圆桌面。过年正是天寒地冻时,一家人围桌而坐,满满一桌菜,热气腾腾,有说有笑,在我记忆中,那就是一年中最美味最温暖的一顿晚餐。只可惜,那都只存在于记忆中了,一切都已过去,再也不可能重现了。人,毕竟是要走过一年又一年、走过一代又一代的。
我家不富裕,和那时的上海千千万万普通人家一样。我家的年夜饭从来没有山珍海味,但该有的都有了,现在回想起来,不得不敬佩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的持家有道,给了我们几个孩子完好的成长环境和良好教育。这一切的一切,就在那一顿温馨的年夜饭里全部体现着了。感谢已在天国里的父亲母亲祖辈们!(2010.2.20.)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