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怜天下父母心?

(2009-09-26 11:22:45)
标签:

父女

母子

家庭

中华文化

80后

分类: 世象随笔
       看前日晚报,法制版面上一上一下登了两篇法院已作判决的内容相近似的报道文章,一篇题目是《“80后”为还债背双亲卖房》,另一篇题为《无良儿子骗母卖房欲私吞》。两文内容无需多说,一看标题即可明了事情的大致原委,其中,前文的“80后”是女性,后文的“儿子”不知年龄。昨天晚报上又见一文,《儿子套现透支,父母忙着还债》,这个儿子是70后。
       无独有偶,我上周坐公交车,两位坐我后面的妇女一路说着她们以前同事的事。那位同事为了儿子结婚,把自己房子卖掉,给儿子的大新房交首付,老两口自己则租房而居,用自己的退休金交房租,并且因为还要帮儿子还房贷,退休了又出去打工,而儿子却拿了自己的工资先去买了小车。
       这样的事早已听多了,早已不是孤例个案,它在如今的社会已具一定普遍性。稍前些时不是还看到报道说有一女孩办了几十张信用卡,为满足自己高消费欲望,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等于是借了高利贷,最终导致父母亲为她卖房还债。这样的事仅在晚报上就不知看到多少回了,连无收入的大学生都人手一张信用卡,透支帐单寄到家里,由父母亲帮他(她)还钱补窟窿。
       现在六十来岁正步入老年的这批人,他们此生可谓经历了极多的磨难,自然灾害、十年乱世、上山下乡、回城从零开始,等等,一连串的人生大坎坷,好不容易操忙着劳碌着走到了晚年,本该享受凡人最普通也最平常的天伦之乐了,却不料又要为孩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安乐。
       反观那一些个80后70后们,他们是太注重自己的“幸福”、自己的“生活质量”了,他们的消费观享受观绝对的与时俱进,都已实实在在过着21世纪的新生活了,一步也不肯落下。有条件的财力允许的自不必说,那些自己没多少钱完全没条件的竟也一个个各显神通想尽了办法去向同龄人中的高消费看齐,这些办法中就包括了用信用卡透支消费,搜刮父母亲甚至祖父母的钱来为自己所用,以及索性就打起了父母亲房子的主意。这些人不仅透支了自己的未来,还耗尽了自己父辈祖父辈辛劳一生的积蓄。用老人们的辛劳来让自己过所谓有“面子”、有“品质”的“幸福生活”,想想也有点可悲,有点残忍。
       这种已具普遍意义的事大概也只有中国有吧,中国的国情呵!
       综观我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分和常理,能用怎样的语言来评说之?又如何能将其说得清道得明?难道仅仅只有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么?(2009.9.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