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晚,本不想说它了,却还是忍不住要说上几句。
今年春晚,从总体时间来说,我看的很少。每每看一会,没吸引力了,即换频道,过一会耳朵里听到有新节目了再调过去,可几眼一看,依然没劲没趣,就又转回其他频道。这样,我是央1、央10、央11、央6、音乐、纪实、财经几个频道轮换了看,近五个小时的春晚节目我加起来大概实际只看了一个小时,而且主要是在最后时段。哦,昨天又稍微补看了一些。
全部看了的节目有赵本山等人的《不差钱》,刘谦的《近景魔术》,戏曲《锦绣梨园》,罗大佑等四人的《歌曲串烧》。赵本山是必看的,他的节目是绝对可信任的,绝对值得等候着以求一看的,如果没他,我想这春晚一半的人气就没了,当意识到后面已没了什么可期待的,谁还留恋这频道?
赵本山是语言表演天才,一如邓丽君就是为唱歌而生、什么曲调由她一唱都好听一样,赵本山就是为小品而生,什么话从他嘴里出来就有了意思,妙趣横生,自然而然成了“包袱”。果然,今年的赵本山依然没让我们的期望落空,依然让人信服,忍俊不禁地跟了他开怀大笑。看他节目就是享受,浑身松弛。与他配合的演员也一个个的棒,这其中自然有很多属于赵本山的引领之功。
其他的小品相声则相形见绌,大为逊色了,在那儿叙事一般,哪有什么笑料,素然寡味。本该是最具讽刺挖苦的黑色幽默,却大多成了歌功摆好之作,又怎么会有趣?
最大的失望是唱歌类节目,说得夸张点,简直犹似遭遇了滑铁卢一般。今年全部改成真唱,这下大露馅,花容失色,都大大打了折扣,没了以往春晚上的圆润甜美婉喉亮嗓。除少数几个久经了千锤百炼的歌者之外,大多数唱歌节目都不令人满意,其中好几个出现了明显的轻微跑调走音,有的声音打颤了,有的嗓子紧了,有的出了呲哑杂音,干巴巴了虚浮了。还有节奏,很大部分歌者都出现了越唱越慢与伴奏脱节的现象,因为伴奏是录音,速度是固定的。
究其原因,有的歌者本来就基本功不硬,有的碰到大场面容易紧张,还有,在强烈灯光下被烤着会产生口干舌燥热感,而舞台空间过大,边听伴奏边唱或会产生略微的迟滞……当然,一般来说,现场真唱大多会打些折扣,很难达到最佳水平,而录音是可以从几遍中挑选的,且录音时唱歌人心情是很放松的。但尽管如此,真唱还是个大好事,举双手赞成,并希望以后继续坚持。
不过,看看那些唱戏曲的,人家的真唱可从来不打折扣,本事的高低,还是必须承认的。
今年春晚最大亮点是舞台美术,极尽优美之能事。布景灯光变幻无穷,图案丰富,色彩更是奇艳堪绝,缤纷斑斓到了美轮美奂。
报道说调查显示,有95%的看了春晚。不知像我这样的算看了吗?若要回答,我当然也只能回答:看了。
顺便说一句,那些每年都有的驻外使馆的祝福,明知它是出于某种需要的考虑,还是觉得实在多余,多余到快要适得其反了。(2009.1.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