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过去了,媒体记者们照例又写出了一篇篇的大盘点。如各旅游景点入园人数同比增长了多少;餐饮百货零售额同比增长了多少;铁路、公路、民航多运送了多少旅客;银行卡刷卡消费额增长了多少……
看了这许多的盘点,发觉都只是经济上的,全围绕了一个钱字,都只报着表面的莺歌燕舞,却从没见过有关无形财富、精神层面得失的大盘点。
景点,都有每日参观人数之限定的,有的还定有最大限额和极限限额。黄金周中有一天,进入故宫的参观人数超过了十万,亦超过了其极限限额好几万。既然有“最大”和“极限”之说,那就是说若超过此限必会给景点造成伤害或破坏,那也就是说,一个黄金周下来,可能就会使故宫的寿命缩短几年。依此类推,其他许多景点也同此理。那么,有谁来给这般无形财富的损毁作个大盘点呢?
再说说长城。登长城,在欣赏历史古迹的同时,其实更是抒己豪情、壮己胸怀、让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的一次励志活动。可黄金周里的长城上是一片的人头,前胸贴后背、后脚踩前脚,互相的你看我我看你,尽是人看人,胸怀憋屈、精神郁闷、心情沮丧。“长城原来只是如此”,“登长城原来这般的没意思”,这就是长城和登长城留给人的印象,他们可能一生就只登这么一回啊。精神财富沦落了,原可淬炼出好钢宝剑的熔炉只烧打出些粗钢柴刀。
另外,作为一名游客,你处在那摩肩接踵的汹涌人潮中,可能非但享受不到自然美景带给你的身心愉悦,反倒还可能平添些无端的烦躁、喧闹的无聊、低级的庸俗,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人文意识上的损伤?
是该盘点,并且什么都应该来个大盘点,比如这文化遗产、历史遗迹,以及国人志气、民族精神等等无形物的或有受损遭殃之类,否则一提到黄金周,能联想到的就唯剩涨价和赶鸭子式旅游了。(2007.5.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