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灵西藏(三)

(2006-12-04 16:45:38)
标签:

拉萨

大昭寺

小昭寺

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

释迦牟尼等身像

青藏高原

分类: 吾行天下
       没想吃饭,脑子里还全是刚刚看到的一切,那么多都是第一次见到的实物,又听解说又看简介,印象自然就深了些。随人流机械地走了一程,决定先去小昭寺,记得它应该近一些,可新买的地图上却没标出,看来它已不是重要景点。问了两人,在巷子里拐了三拐,总算看到了小昭寺。
       小昭寺是供奉文成公主带进西藏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的原寺,与大昭寺基本同时开工竣工,最初规模与大昭寺相同,由文成公主自己主持、内地工匠建造,因此当时的小昭寺是唐朝汉族风格。只是小昭寺历史上几经火焚,虽历有修建,但规模和影响力日渐衰微,原先供奉的释佛12岁等身像,后来在金城公主时期被移至大昭寺供奉,而尺尊公主携带入藏的另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则从大昭寺被移至小昭寺,成为小昭寺的主圣。忽然想到,文成公主是常被提到的,而嫁给松赞干布曾孙赤德祖赞的金城公主却似乎不太被提起,哪里也没说及她,其实她对唐蕃的交往、汉藏文化的交流,以及佛教在藏地的发展、佛祖等身像的换移等都有不小的贡献。
       走进小昭寺,就一座不算大的殿,殿前院子里几十位藏族信女在忙乎着做各样事,像是准备着什么佛事大节的感觉。没有叩拜的藏人,没有游客,连售票处也没有,看来确已被遗忘冷落,没什么可看的了。将简单的殿院再环视一遍,即退了出来。
       这一段小巷倒是别有风韵,宽窄与其他城市的没啥两样,两边的楼墙门窗却是截然不同了。楼是新筑的,三四层,白砖墙,窗台上都摆了盆花,窗檐下都刻画了深色的花朵图案,门楣檐下都挂了藏式吉祥图色的布幔,整洁而雅静。
       又来到昨天来过的大昭寺,门票70元,给的是一张小小光盘,说是电子门票。从侧门进去,几步一转,就到了大殿正门内。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入藏,也为了供养两公主带去的两尊如此神圣的佛像和众多佛经佛塔,开始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大昭寺是西藏第一座寺庙,也是拉萨甚至整个藏区最重要最神圣的寺庙,在藏民心中,拉萨是神地,而大昭寺是神地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它不从属哪个教派,因而更显出它在藏传佛教中最神圣寺庙的地位。大昭寺最初叫“惹萨”,后改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驮土而建的经堂”,“大昭”之名据说与始于15世纪的“传昭大法会”有关。
       随了队列依次进入大殿,都是旅游团队,电喇叭声此起彼伏。大殿里很暗,那么大个殿堂没有窗,透不进一丝自然光,就靠了昏昏的烛火灯光向游客展示着十几个世纪前的存物。中间是数多排整齐的坐垫,两边是一个挨一个的小殿,各各供着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观音菩萨、松赞干布、宗喀巴等。听着导游的讲解,顺人流转到了中央主供佛像前,看到了文成公主1300多年前带去的那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由于正有几名工匠在修缮,几盏工作用的强光灯将佛像照映得金光灿灿、夺人心魄。游人到此都目不转睛盯着看,有几人似揖似叩地低头弯腰,也有人往台上放钱。据说释佛亲自开过光的等身像原有三座,但现在只有这座是完好的,因此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尊贵地位,许许多多不远千里不惧艰险来拉萨朝圣进香者,就是为了朝拜这尊佛陀造像,看到造像就等于是见到了2500年前的佛祖。事实上,“拉萨”之名的由起就是因了大昭寺(惹萨),因了这尊佛祖造像。
       耳朵里断章断句地听着解说词,我夹杂在几个团队的中间独个儿一寸一寸移步于这座唐代建筑内,那些木柱、木雕、门框、地砖也多为七世纪的原物,只是实在太暗了,色彩、花纹、图案什么的都看不清,游人大多也不知该关注什么,只是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像前多停留些时间。通风不怎么好,酥油灯燃熏的油烟气味很重,我没多滞留,看过即出来了。
       回到殿外,制作精巧的玛尼轮环绕大殿一周形成庭院式转经回廊,廊壁上绘满了佛像壁画,被称为千佛廊,这就是拉萨内、中、外三圈转经道中的内圈,也叫“囊廓”(寺内转经道)。整个八廓街是中圈转经道,即“八廓”,而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是为外圈,即“林廓”,那已是绕过大半个拉萨了,约有10公里长。
       我跟在两藏民后,边走边转动经筒,绕殿一周。藏族人认为,修行悟道最重要的是勤于念经,转一圈玛尼轮就等于读了一遍经,这对识字不多的许多藏民来说是实用的,所以他们除了去寺庙转动玛尼轮外,还常手执小玛尼轮,边走边摇转,以满足念经多少遍的数目。也怪,一些不识字的藏族民间说唱艺人竟能滚瓜滥熟背诵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一唱就是几小时甚至几天几夜,如此浩浩长卷,叫哪个名演员来好象也不具有如此的“背功”,果真有超人记忆力?真如他们自己所说,冥冥之中有神灵天助?
       上楼,到得平台上,这里往远处可望得西边雄峙的布达拉宫,就近可看大昭寺寺顶的艳色美姿。四座大金顶,有经幢、金瓦、金鹿、法轮等,那檐角飞翘起的各个雕饰物真是华丽精美,或鸟或兽,形态逼真、灵动栩栩,在骄阳照耀下熠熠闪光,满眼一片金辉。平台上还有售品部,也可饮茶,有关西藏的各类音乐碟片摆了一整架,虽然有几片想听一下的,但只有软背包没有硬壳箱且还要走很多路的我实在没法携带这类东西。此生行旅途中我只在日本奈良的药师寺买过一张碟片,这也是从日本带回来近百张CD中最贵的一张。那是一位生于奈良的音乐家为纪念药师寺玄奘三藏院伽蓝落成而作的曲,也是他自己用电子琴演奏的,第一首就是玄奘三藏主题,因为游观时已先从背景音乐中听过,早被那悠远空灵的音乐感动了,出来时看到那碟片马上就买了,即使许多年后再听,那既遥远又觉很近、像是丝路沙漠的驮铃又像是天际宇宙间的旷世空悠缭绕之声依然让我迷醉。在日本呆了几年,听了多多的日本的音乐,除了民族音乐不可比外,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以及技巧、手段、理论等,他们整体的比我们走前了一步,起步早啊。
       坐在那里稍稍歇了会,盘算着下一步行程,怎么去日喀则、或去山南,然后再怎么走滇藏公路去云南。
       大门外依然是昨天见过的风景,拍照留影的汉人、伏地叩拜的藏人,这样的景状想必天天如此吧。今天的叩拜者似乎更多了,排了三四排,他们并不是拜一下即完事即走人,而是连续地叩拜,伏地、起来,再伏地、再起来……真正的虔诚。我心里想,到哪天叩拜者如果因了旁观者甚多而不好意思这么一起一伏了,最后的虔诚也许就此消亡了。
       顺道打听了去甘丹寺的车子,每天早上都有直达车去的。
       回到汽车站已5点半,到售票处一看,正好6点有一班车去日喀则,今天的最后一班。我一算,273公里,10点多可到了,天也就刚黑,那就走吧,新造的国道,又是去西藏第二大城市,想来路况不会怎么差的。马上买了票,85元,又赶紧去取来了东西,坐上那辆中巴车等着。除了在半道上拦车,我一般都是到售票处买票,虽然它可能比在车上向售票员买要贵那么一丁点,但这让人放心些,这张车票是凭证,是我与客运公司的合约,在各行各业纷纷竞争着谁是信用度最低的冠军之当今,国营公司的可信度毕竟还是要比私人的高许多倍。
       到了6点,车没开,司机在车下闲晃悠,说是等人,时间就这么五分钟五分钟的过去。车上已有十余人,还空着三四个座位,我想说几句又忍住了。直等到6点45分,车子总算发动了,我一阵兴奋,又可看高原上的旷野雪峰了,因为过唐古拉山是深夜,高原雪峰之壮丽景色总觉还没看够。
       开了一会,看公路指示牌,我发觉不对,这是在往羊八井方向开,是北上而不是西行,问售票员,回答说那条公路在修,只能走羊八井绕远道,我忙打开地图。对我来说,其实走哪条路都无所谓,反正都是看从未看过的景貌,只是这样要多走好几十公里,会晚到很久。
       傍晚的天色总是迷人的,而在这洁净高原上,就更是变幻多端姿色缤纷了。头顶飘来一朵乌云,真个是孤独的一朵,四边都还是湛蓝的天白白的几丝云,乌云在阳光下飘移,时时幻化出各色光泽各样图形,一会又转成了逆光,一抹亮色一圈光环,再一会,它已被风吹走,消逝得无影无踪。往后看,远处群山就一座山头有阳光,那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了光之芒,一丝丝的就仿佛是玻璃丝门帘,不,晶晶亮亮闪闪烁烁的比玻璃丝漂亮多了。一转眼,明亮阳光下竟飘来了几丝小雨,也不知是哪朵云彩洒下的露珠,就这么少得可怜的点点几滴。待得再转过一山弯,又看到了彩虹,在斜后方两座山头间,正好是半圆形,宽宽的艳丽鲜明,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清晰可辨,大自然正像孔雀开屏那样向人间展现它的美丽它的和善它的真诚,上天眷怀着离它最近的人们呵。可惜我在车上,只能是看,只能让美景留存于脑海中,而不是胶卷里。
       到羊八井这段路就是青藏公路,36小时前来拉萨时刚走过,路面平整,一点感觉不到这是在三、四千米高原上。一个半小时后到了羊八井三岔路口,车离开青藏公路向左拐入土路,一长段高低不平的路,颠簸着速度起不来,还满是飞扬的尘土,很是难受。不过这里有闻名天下的方圆40平方公里的高原热气田,还有全国温度最高的水泉、全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以及皑皑雪山脚下海拔4200米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温泉游泳池。西藏的地热蕴藏量居全国首位。
       我睁大眼睛四处张望,可只见着高低不平的荒原,没有树,草也是稀稀拉拉可以忽略不计。忽然在较远处看得一团一缕的雾气像是白烟般袅袅飘升,那定是温泉的热气了,一阵兴奋。接下来还看到了几回类似的,可都在远处,路边近处始终没见着有冒热气的,想想也对,造路么理应是挑地基结实处。也看到些工地和寥寥的工人,一些似房更似棚的居住屋。
       颠簸了一阵后,开上了稍好些的路,开始翻山。我打开地图,发现前面要经过海拔5454米的雪古拉山口,这可比唐古拉山还高啊,心里顿时有些紧张,不知身体到时会有怎样反应。车在山腰间盘旋,越盘越高,窄窄的路面,会车都很困难,每到拐弯处,一边是山壁,另一边是深谷,连那至少让人看着心里得些安慰的路沿石墩也没有一块,好生紧张。不看也就罢了,即看见了想闭上眼那只是自欺欺人,心里是发着慌的。有一处更是让人惊绝,车在这边山头甚高处,隔了看不见底的深谷,对面是绝壁陡峭的另一山头,看着对面就可想见自己身处的这边是怎样个惊险状,天又是欲黑但还没全黑,嶙峋山形幽幽魅影,谁都会心慌的。
       在精神高度集中里,不知不觉的车渐渐在下山了,雪古拉山口过了?没什么感觉嘛,只是稍微的有点头晕心慌,完全不必在意的微微一点感觉而已,全然不能和来西藏时翻越风火山唐古拉山那感觉相比,也许我已经适应了?仅两天就已把生理适应高度提升到了5000米?呵呵!又征服了一个新高度,5000米也在我脚下了。心一宽精神也松弛了,天也全黑了,就由着车子在黑夜里仅靠了车前灯的两道光寻觅着路径奔驰而去。
       一颗牙掉了,自己掉的,算是寿终正寝,我拿了小纸片把它包起来。多年前去看牙病,医生说牙周炎是没治的,只能任由它一颗颗掉,最多延缓点速度而已。自那起,短则半年,长则年半,牙就一颗一颗挨着掉,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没个规律,不痛也不难受,只是掉的当时,舌头一舔空空一缺口,感觉有点不自然,几天一过也就又习惯了。母亲晚年时跟我说了几次,说生我时缺奶,没让我吃好。不过好象原因更多的还是在后天吧,怪我自己,天生的好吃甜食。
       任何活物都是有始必有终的,每一个个体都因其与生而来的特定的内质,循着它自有的节奏规律走过生命全过程,谁也奈何不了它。所以两年前我就定下决心开始出行,去完成走遍全国亲眼看过全国风景的心愿,时不待我呵。
       等再驶上平整的好路,又零星的见到了灯光,估算着也快到了。1点10分,车停下,日喀则到了,多化了两个小时。下了车,有点不敢相信,这就是日喀则?西藏第二大城市?路很宽,两边基本都是矮房,几点灯光如寥落晨星。车上人都各各走了,一个和我说过话的走来和我商量一起去找住处。走到亮着灯的一家旅馆,推门进去,一老人从桌后小床上起来,说只有两张空床位了,一张在三人间,一张在五人间,本来我们都想要单间的,有点犹豫。出门张望,直望到老远处也看不出哪里还像有可宿处,只得再进门,他要了三人一间的那张空床,我只能要那五人间里的最后一张空床了,权且将就一夜吧。
       轻轻推开房门,没开灯,我是比较自觉的,总不愿去打搅别人,尽可能别给他人造下麻烦。借了走廊里灯光,看到了空床位,放下包拿了牙具毛巾,匆匆出去洗漱完,把外衣一脱就睡了。每天刷两次牙是我从十几岁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如此照料,却还是阻拦不住它们一颗颗过早自绝于我的结局,而看到一些农村里老人从不刷牙却依然一口完整的牙,在拉萨也看到过藏族老人嘴里也有口好白的牙的,真是羡慕不已。
       第二天醒来时,天刚蒙蒙亮,是被同房间人的起床声吵醒的,我看了下他们,发觉是三男一女的藏族人,像是一家子,不觉一愣。我自然没法再睡了,即起来,待一切弄完后,背上包出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贫富差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