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报上介绍陈其钢的新作品参加了本届上海之春,不由想起前些天在贺绿汀音乐厅里听过他以前的为弦乐队而作的现代音乐作品《走西口》。
那天先大致看了节目单,等听到台上年轻的乐手们演奏起这首乐曲时,也真为其绮丽的和声、美妙的配器,以及对弦乐器特性的较好把握和运用,以至产生出如此缤纷多样的音响效果而赞叹。渐渐地我感觉到了某些地方特色,像是湘西风情,所以也就拿起节目单细看了一下,一看就有点诧异,此曲的标题是《走西口》。接下来我就稍认真些了,可无奈,听完全曲,我还是感觉不到应该有的陕北晋北那番“走西口的”音乐语境氛围,仍然觉得像是湘西风味。当然只听了这一次,且是即时性的,并没去细细研究多加考证,只是当时的直感而已,所以也不能再多说些什么。潭盾对于湖南湘西风格音乐那是拿捏得得心应手的。
另外忽然想到,还在二十多年前,现今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几位中国音乐大家们,当时都只是大学生或刚毕业初显才华时。有一次别人写文章赞评某人的某部作品,说他是看着美山美水而产生了灵感才写出了这般美妙音符的,他们聚会时,有人自透内幕:什么美山美水,那是看到一堆牛粪而突发灵感写就的作品嘛。大家相向大笑。
我想,音乐作品或许还是没标题为好,有,也只当它是副标题吧。(此文写于2005年5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