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图看预约的赵越胜《燃灯者-忆周辅成》、《张香山记史亿人》
标签:
《燃灯者-忆周辅成》《张香山记史亿人》国家图书馆历史文化 |
分类: 读十卷书 |
预约了这本书,到阅览室去看,正值教师节后,网上有说法--“教师节特别推荐:你点亮了灯,我才畏惧恐惧”。豆瓣评分也高达8.7。
赵越胜及他的这本书早有听说,我却一直以为他的《燃灯者》谈的是深奥的哲学,后来才知是忆念他的老师、北大的周辅成教授。赵越胜的标签也许可以有三个,一是没有本科学历但有伯乐锐眼进入学术之门,成了哲学圈里的知名人物,那是那个年代独有的现象;二是父亲是部级官员,母亲是清华出身;三是89年代迁居法国,继续从事研究。
读来确实有深深的感动,却无以以文字表达。就引用点评论:
两代学人的忘年之交,通体风骨至情至性。
一段最朴实最感人的师生情,一曲千回百转感人肺腑的精神长歌,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与情怀。
厚重如山,空灵如诗——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思想启蒙史。周辅成:文化,就是从久远的过去所流来的潮水,人沐浴于文化中,就是与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流结合,它能洗涤我们的心灵,也能鼓舞我们的心灵。赵越胜:
先生就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他照亮了一家人,这家里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也有辛劳于野的大众。
本书作者赵越胜,那时还是“半文盲的小青工”,偶遇中国伦理学界的泰山人物周辅成,从此思想触电。就像是有人在你四围的黑暗中点了灯,不,是巨烛,豁然让你发现巨大的光芒,这是何等的惊诧与幸运?!谁不想当自己深陷羁绁时,有位恩师手持烛火,拉自己精神上一把呢? 人呐,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碰上这样一位恩师,从此改变你一生。事实上,这也取决于双方人格的深度。能让周辅成这样的先辈青眼有加,不也是因为当时“毛头小子”的提问,让老师眼中“精光一闪”,感受到久违的“思想快乐”吗?
赵越胜先生为纪念自己的恩师,也是忘年知交,写下《燃灯者》。即使我们常人没有运气遇到这种师生缘分,读《燃灯者》,也是一种感动,一种启发,甚至也是一种准备。
更重要的是,对在黑暗的荒原上载歌载舞的人来说,本书确是当头棒喝;而对醒悟者来说,它让孤独的人不觉得孤独。
前一篇:李江树的《追光者》
后一篇:在国图看《口述国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