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功夫熊猫抵制赵半狄杂谈 |
分类: 时评 |
抵制又见抵制。
在我的印象中,我国对外抵制主要在两个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前者由外交部出马“强烈抗议”“坚决反对”“绝不同意”。后者则由具有浓厚中国文化情结的文化人出面,其主要原则就是自己不行,但绝对不准别人行。
28日零时,熊猫“阿宝”重出江湖,《功夫熊猫2》的零时场人满为患。《功夫熊猫2》上映也遭遇了其他声音,比如行为艺术家赵半狄公开要求抵制看《功夫熊猫2》,表示该片是老美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这一说法还得到了学者、北大教授孔庆东的支持。
别人侵略不侵略,关键看自己有没有本事抵御,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不知道,我们一天到晚在家里唱文化颂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这很危险。我国的文化讲究包容、吸收、借鉴,那些天天喊抵制爱国文化侵略的人,显然神经过敏。
《功夫熊猫》和《功夫熊猫2》我都看过。两部影片受到中国观众喜爱,不仅是因为片中的熊猫阿宝和中国的渊源,而是影片传递的哲学思想和朴素的价值观,传达出的励志、乐观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和和感人的亲情。影片的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都是纯东方式的,这其实在帮国内一些无能的电影人的忙,是在帮那群只在家门口耍狠,却从未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人的帮。
中国文化需要靠好莱坞来传递,我们是该抵制还是该感谢?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我认为我国的文化学者面对世界的文化心虚了。而中国的电影人守着中国文化巨大宝库,却无从下手,无法传递,这是谁的错呢?
中国电影有一点怪,中国导演更有一点怪。总有一些所谓导演一贯标榜自己的电影如何有深度、有人生哲理,好像他的片子一个杀人犯看后都会放下屠刀,赶快到公安局自首似的,我认为这是“专家电影”,不合适文化水平还比较低的老百姓。这样的电影一是把自己当成“阳春白雪”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严重脱离群众,动辄一大通人生哲理,把人说得云山雾罩的,不知所谓。同时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的电影一般票房惨淡,综合上述因素,这些导演连同那些所谓“专业人士” 一般是先骂老百姓不识货,二是强烈“鄙视”那些票房巨高但在他们眼里巨差的电影导演。老百姓肯掏钱进影院看的都是巨差的电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认为只有电影的票房能说明电影的价值,你要说自己的电影好,却无一人观看,这不是观众的素质问题,而是导演的素质问题,最可气的是这些导演浪费了投资人的钱,还死乞白赖的继续拍所谓内容深刻的电影,这是无耻啊。
【刘著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