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但现在变得很难,特别在这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打工者辛苦一年,可能口袋里也剩不了多少钱,或许回家见到亲人,可以得到一些慰藉。但回家的车票涨了,而且上浮20%。
我看到一个文件《重庆市道路运输局关于转发跨区县道路客运票价上浮期限的通知》中写明“至2009年1月4日起零点至2009年2月28日24时止对市内跨区县(自治县)道路客运实行上浮”、“客运票价可以在超过20%的幅度内上浮”,这倒好,重庆在“铁老大”春运不涨价,江苏、北京、陕西等地纷纷宣布春运不涨价的背景下,而且没有开过任何听证会的情况下,重庆“理直气壮”的涨了。
说起“理直气壮”,是因为“市交委人士表示,票价上浮并非今年才启动的,按规定春运期间票价可以有一定的上浮,今年也只是参照相关规定执行。”而有举起“价格大棒”狂敲打工仔的市物价局则“表示,票价按规定可以上下浮动。不少跑长途的车辆是挂靠企业在经营,春运期间返空率较高,为了调动车主的积极性,所以才允许票价上浮。事实上,票价与油价无必然联系。”
“挂靠企业在经营”、
消费者在春运期间集中乘车,实际上是对运输企业的支持,但运输企业不能拉不到乘客郁闷,等消费者来坐车了,就“六亲不认”。车还是原来的车,服务水平还是原来的档次,这种“坐地起价”的“霸道”行为,其实是和“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对于春运的开支,有网友还算了一笔账,春运期间,如果一名乘客出行购票的价格为100元,按照最高的上浮价格,就有20元钱是额外多花的,如果出行5次,那么就多花了100元。那乘客为什么要为这莫名的理由埋单呢?最为喜剧的是,在这面高调宣布涨价20%的同时,同时市物价局、市交委出台“关于降低道路旅客燃油附加收取标准的通知”,这种配合,让人“浮想联翩”。
最让笔者不解的是,自己手上拿到的春运时间是1月11月至2月19日。但这是涨价却写着“至2009年1月4日起零点至2009年2月28日24时”,这无端多出的16天无疑又加重了乘客的负担。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消费者永远都是被动的承受,现在都是2009年了,这些事情还将延续到好久?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后一篇:《赤壁》:不是历史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