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2008-04-21 06:31:00)
标签:

杂谈

酒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在讲酒文化时,将中外的酒文化进行比较,我经常会说:中国传统的酒文化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的是集体行动的一致,强调的是服从,其实,大家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那就是“不醉不罢休”。熟知中国酒席之道的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即使是朋友小酌,更不用说是商务宴请,如何能够频频推辞掉敬过来的酒杯呢?除非你是领导。中国酒文化自然是“白酒”文化,在这样的情景下,酒,也就剩下酒精的作用了——催醉。

    与之相对应的西方酒文化,更具有个人主义特色。当然,西方酒文化是以葡萄酒文化为主体。在西方,在普通的聚会饮用葡萄酒时,经常是自己为自己斟酒,即使是正式的宴会,有服务人员斟酒时,也会根据你酒杯中剩余酒的量而决定是否要再次给你添酒。通常,这种情况下,往往有多道酒伺俸,那么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来补齐自己的酒量。

    说到这里,又使我联想到,在酒类市场营销细分市场中,有人提出了“军酒”一词——也就是在军队消费的酒。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一方面有不容忽视的消费量,另一方面,对于很多销售人员来说又有些神秘。现今,有人在开拓葡萄酒消费市场时,也想到了这个细分市场,但是,不要忽视了,酒也是讲“主义”的,假如你把葡萄酒当作文化产品推销,并且推销的是舶来的酒文化,在这个市场中似乎是“南辕北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