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戒指》:爱与希望又偏偏不息万载

(2015-08-24 14:41:36)
标签:

杂谈

《戒指》:爱与希望又偏偏不息万载作者: [美]丹尼尔·斯蒂尔 / 施咸荣 主编 
出版社: 桂林:漓江出版社
副标题: 外国通俗文库
译者白祖芸 
出版年: 1988.02
页数: 418 页
定价: 2.80元
装帧: 平装,19cm
丛书: 外国通俗文库
ISBN: 9787540702281

我已经忘记我第一次阅读《戒指》是在哪一年,依稀是在工作以后,我手里的这本书,和我当初看的那本一模一样。出版年份是1988年。 不过我是从孔夫子旧书网上淘来的。
   
重读和初读,当然感受有着很大的不同。初读的时候,是被这个故事吸引,但是,那时年少,有很多事情,并不懂或者说不是真的懂,也许到现在还是不懂,比如战争,比如种族清洗。所谓命运的巨掌,有时候,其实不过是因为人的欲望,小至个人,大至国家。 
   
巴巴拉·卡特兰的小说也引人入胜,但是单薄,可能就是因为缺少时代背景的原因。丹尼尔斯蒂尔的小说我看得并不算多,《戒指》是印象深刻的一部,因此,这么多年过去,在重读时,我还是喜欢,还是会沉浸其中,对于《戒指》,我还是缺少自制力,我记得当初书送到时,人很疲累,也还是在一个晚上读完。——但有时候,我喜欢这种不自制的感觉,因为,那是为了钟爱的事物所付出的,即使牺牲健康等,也是值得的。人不是不能付出,不愿付出,而是要看值得与否。 
   
《戒指》中的界限是模糊的,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存在大量的中间色地带:既爱着丈夫又爱着情人的妻子,既是德国军人又不乏正义感的军官,臣服于帝国的统治但是为了朋友和孩子却敢于背叛的银行家,因为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对善良的人们说谎的母亲……在命运的悲剧中,也有闪亮的光芒,卡桑德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而自尽,瓦尔马无声无息地死去,曼弗雷德的一家人死于战火,幸存的人们,却还是会努力地活下去,尤其是,当有了一个生活的意义之后,曼弗雷德搭救了阿丽亚娜,他的生命通过诺埃尔延续,在漫长岁月里,爱情,即使是对死去的人的爱情,也一直支撑着人们活下去,越过封锁线,寻找自由国度,不管多么艰辛,那种生命的坚韧的力量,是感人的。 
   
当然,这是故事,这里面充满了奇遇,如阿丽亚娜和马克斯的重逢和相守,但如果,人们失去了希望,一直活在过去的阴影中,幸福,还有没有可能来临?这是未知数。 
   
我觉得文中特别出彩的有四处地方: 
瓦尔马送儿子偷渡国境,近七十岁的老人,经历种种艰辛,终于让儿子得以平安,但自己却在回途中失去生命; 

曼弗雷德把阿丽亚娜从看守营里接出来,阿丽亚娜对他并不能信任,但他对待她如客人,与她品茶,让她明白,他对她的保护出于善意,慢慢地建立起信任; 

诺埃尔去见保罗,很坦然地说明自己是谁,自己的母亲和保罗的渊源,请求保罗同意自己和塔玛拉在一起,非常有勇气和担当,也代表了新一代的不同风貌; 

阿丽亚娜去见保罗,希望保罗同意诺埃尔与塔玛拉的婚事。上一代的恩怨,种族的障碍,得以化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