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申花“洗牌”,可否想到“洗肾”
(2008-10-21 11:17:18)
标签:
洗牌门洗肾体育 |
分类: 体育杂谈 |
什么情况下一支球队才会在比赛中不遗余力地主动申请红黄牌?答案一,这支球队的教练和球员去宾馆开房时,脑袋瓜子集体被门缝挤了;答案二,他们要通过这种不择段的行为捞到好处。
申花的情况显然属于第二种。
在盛产各种天下奇闻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里,在今年中超比赛的第22轮,上海申花队在和山东鲁能的比赛中包揽了全部的10张黄牌和1张红牌,“洗牌”这个被创造性地赋予新意义的词汇便不胫而走。
由于申花下轮轮空——他们本来的对手应当是已经因不满中国足协的判罚而退出中超联赛的武汉光谷队,但足协却已经默认了与武汉比赛的轮空场计为停赛场次——所以,申花的球员才在比赛中肆无忌惮的主动申请红黄牌,毛剑卿、于涛、马丁内斯、里卡德等人在赛前都是3张黄牌在身,按照目前的规定,这些球员都可以通过下一轮对武汉队的轮空比赛完成“洗牌”,从而使申花阵容齐整地出现在24轮与广药中一的比赛中,杜威的红牌也将清洗。
这个不公平的结果自然引起了广州队的愤怒。而更令他们担心的是,广药中一再往后将主场迎战天津泰达,而天津泰达阵中目前已有曹阳、马季奇、谭望嵩,毛彪、张硕、迟荣亮等6名球员3张黄牌在身,这意味着他们同样可以利用在前一轮对阵武汉轮空的机会,提前用主动领取黄牌的形式进行“洗牌”。
看到申花如此的疯狂“洗牌”,你可否想到了因三鹿奶粉事件而造成的“洗肾”?在常规逻辑与道德层面上,主动申领红黄牌与主动向奶制品里添加三聚氰胺同样令人震惊,但在这两种行为背后有三个共同的罪源:利益驱动、监管漏洞、道德沦丧。
利益驱动在这个普遍商业化的社会已经是人们毫不遮掩的行为准则,你指望多数人成为高尚的志愿者和慈善家吗?那需要高度的人生信仰做为支撑。而在我们的实际社会中,人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各色利用规则漏洞而发达的企业、迅速致富的富豪阶层,他们成为了油光可鉴的示范榜样。在能够捞到好处的情况下,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人们义无反顾地在大米中加入石蜡,在面粉中加入吊白块,用雌激素催长鱼鳖虾蟹,用瘦肉精喂猪,他们知道这样做害很人,是道德沦丧,就像申花队一定知道在比赛中主动申领红黄牌好比挥刀自宫,是要遭人唾骂的,但他们最后的选择都是害人利己。
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曾经轰轰烈烈、热闹非凡,一度占据社会热点,但由于执掌它的中国足协从始于终的监管不力,导致中国足球假球黑哨等等各色丑闻不断,现在,很多人已经懒得搭理它了。但“洗牌”与“洗肾”这样的新词会不断跳跃到你的视线当中,你已经无处可避。
弥补规则漏洞的同时,更要解决监管漏洞,从体制的层面入手。
肾出问题,毒害全身。肾已经出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洗洗肾了,而不是洗洗睡了。(倍魄)